声介绍,“这位是智能驾驶产品线的苏晓雯,这位是架构设计与集成部的赵梦,这位是市场部的王思蕊。”
三位女士几乎同时起身问好:“陈总好。”
陈默微微点头,走到主位沙发坐下,语气平和却自带分量:“都坐吧。不用太紧张,我们简单聊聊。”
他目光转向林雨晴,“雨晴,开始吧。”
林雨晴会意,主导了面试的开场部分,询问了一些基础情况,验证简历信息,也让三人稍微放松一些。
过程大约持续了十分钟。
接着,陈默很自然地接过了话题,他的问题开始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高度和角度。
“晓雯,你在智能驾驶线。
撇开具体的技术细节,你认为当前制约我们ads(智能驾驶系统)大规模商用落地的最主要的非技术性障碍是什么?
政策法规?用户接受度?成本?还是产业链成熟度?”
他的问题直接抛向苏晓雯,宏观且尖锐。
苏晓雯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迅速组织语言:
“陈总,我认为非技术障碍是交织的,但核心是用户信任度。
技术可以迭代,法规逐步完善,成本随规模下降。
但建立用户对机器驾驶的绝对信任,需要技术绝对可靠、事故率极低、以及漫长的事件积累和用户教育过程。
这是最耗时也最关键的障碍。”
她结合了产品线的内部讨论和自身思考,回答得颇有见地。
陈默不置可否,目光转向赵梦:“赵梦,架构部的工作涉及大量跨部门协调。
如果现在有一个紧急任务,需要调动车bu、2012实验室、甚至消费者bg的资源,但各方优先级冲突、资源紧张,你会建议用什么机制或原则来最高效地推动解决?
这个问题极具实战性,直指华兴内部跨体系协作的核心痛点。
苏晓雯和王思蕊都暗自捏了一把汗,设身处地,觉得难以回答。
赵梦并未立刻回答,她微微垂下眼睫思考了约两秒钟。
随即抬头,目光清晰沉稳地看向陈默:“陈总,我认为这种情况下,纯粹的协调技巧或沟通已经不够,需要上升到一个明确的决策和授权机制。”
“首先,必须快速明确该任务的战略优先级和唯一负责人。
建议由您或徐总、姚总这个级别的领导直接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