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去买来充饥。
此时“餐饮服务社”的门市上,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木质门板已卸掉一半,只等蒸好了第一屉馒头包子,就可以开始营业了。
咽下一口口水,罗旋乖乖的绕开香气四溢的餐饮服务社的门口,径直到供销社的副食品门市前排队,等着人家开门。
罗旋以为自己来的都够早的了,没成想,竟然还有不少人比自己他来的还早。
只见副食品门市前,已经站着十几位头戴斗篷、身上披着蓑衣的人,正在那里一边闲聊、一边等着开门。
巴省早上寒湿,蓑衣斗笠可以屏隔一些湿气。
罗旋仔细听他们闲聊,才知道这些人,原来是山里出来赶集的农民。
他们住的离红星乡很远,最远的都有40多里地了。
他们要出来一趟可不容易,需要头一天晚上,就打着火把往山外赶路。
走到快接近乡场上的时候,他们会在一户人家家里,放下各自手头上的背篓、担子、火把。
(其实山民们出来,还带有很多粮食、野鸡野兔之类的,那户人家,暗地里就靠倒卖这些东西,以赚取一点利润。)
然后这些山民们,各自兜里揣着钱、粮票、布票这些东西,继续往乡场里赶路。
这些山民的手头上,相对外面的农村人来说,他们比较宽裕一些。
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他们的土地、山林多,手头上的粮食就多。
他们的土地、房屋都是依着山势而建,这里3.5户,那里2.3家,彼此之间相距都很远。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是“高级合作社”阶段了,但其实山区里面的农村,根本就没法“合作”!
要是把大家的耕牛集中起来饲养、使用的话。
早上生产队队长,牵着牛去地里干活,走到地头上,恐怕已经是吃午饭的时辰了...
所以山里的那些生产队,表面上还是合作社的形式,其实暗地里都是各自耕种。
只要把县里、乡里、大队、生产队的各种提留、派购、征购任务完成了,剩下的粮食都是他们自行支配。
若是各级提留太多了的话,山民们就会去深林里,偷偷开一点荒地来耕种。
总之。
山里的农民,只要他足够勤劳,是不愁吃不饱肚子的。
“小兄弟,你家大人呢?”
山民中,一位身材矮小,但异常魁梧壮实的汉子,见罗旋独自一个人来排队,无聊之下,便随口问了罗旋这么一句。
“家里大人要出工,他们顾不上来赶场。”
罗旋随口反问那位汉子:“叔,你说如果我想把户口,迁移到你们生产队那边,这事儿好办吗?”
汉子显然没料到罗旋会问这种问题,闻言一愣!
“你家大人会愿意?”
旁边一位瘦弱一些的汉子开口了,“一家人迁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