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这个时期的人,很少会在自己家里做豆腐吃。
一个是因为家里面,能拿得出很多黄豆的社员,毕竟还是比较少。
社员们家里只有一分、最多两分的自留地,里面还要种玉米、种蔬菜。
哪有那么多土地,让大家伙儿去种黄豆?
大家也就是在自留地的边边角角、自家的院子周边,见缝插针的种一点点黄豆、红豆、黑豆之类的。
等到豆类成熟的时候,不少人家就迫不及待的、扯上一些毛豆回去煮来吃。
即便是能熬到等到收获以后。
大多数社员会将黄豆炒熟,给孩子们当零食,或者是给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补充营养、当做下酒之物。
因此,
像叶二娘这种一下子能积攒40斤黄豆的人家,绝对是非常罕见的。
大家都不怎么做豆腐来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生产队里面,大人基本上都没有休息的时间。
一年365天,生产队都给大家伙安排的紧紧凑凑的,出工一般不会低于350天。
白天在生产队的地里,忙活了一天。
等到回到家里的时候,哪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推石磨、磨豆腐?
也就是挨着城镇的那些“蔬菜生产队”,才有专门的“豆腐房”。
而他们生产豆腐,也是根据指标来生产的,绝不会额外生产豆腐给大家吃。
供销社的生鲜副食品门市,会给这种蔬菜队的豆腐房,下达具体的生产任务。
然后从粮站里面拨出一定数量的黄豆,给蔬菜生产队的豆腐房使用。
想了想,
罗旋又用5角2分钱一斤的价钱,在市场上买了10斤黄豆。
农村里别人没时间做豆腐吃,可自己有时间啊!
自己不会做豆腐,在自己家里面,还请着那么多的人帮忙。
到时候,
请张大孃、或者是三嫂子她们去做就行了。
左右自己,不过是给她们付上一天的工钱罢了。
买这10斤黄豆,罗旋是故意绕开叶二娘去买的。
熟人之间的生意不好做。
买的贵了、卖便宜了,闲话多。
罗旋懒得沾染这种麻烦,所以就没去叶二娘那里买。
等到找个地方躲起来,将买的东西放好,此时的天已经开始慢慢放亮了。
眼看着距离供销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