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章 送王船,填海眼(3)

历经火长、管柜、船头、管哨等职位,靠着超绝的手腕和身上的职官法位白水郎,在遍及东海、南洋诸国的国际贸易中飞速积蓄实力,竟一步步成为了东南海商的总盟主!

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海上王国东海国。

若在这大昭王朝的陆地上,别人大可以叫他一声王船主、王管柜。

可一旦到了海外,他却是在瀛洲称王建制,辖制东海三十六岛夷,坐拥战船数千,部众数十万的堂堂靖海王!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位当世最强水班职官虽然犯了海禁,却从来没有像其他海盗那样袭击过大昭王朝沿海。

反而年年派人带着厚礼游说地方官,承诺按四时节令上供。

只要朝廷答应开放海禁,给那些以海为田的采水人一条活路,为渔民、河工、水手、疍民、九姓渔船等等消除贱籍,他这个东海王什么条件都能谈。

可以说心心念念都想要受朝廷招安。

此后,他不仅扛起采水人中“互市派”的大旗,还主动出击帮助朝廷剿杀那些内外勾结,杀人放火的“寇掠派”海盗团伙。

过去三年,吴州、闽州两大州治的海疆防务皆由他靖海王“代管”,整个东海大致风平浪静,没有出现任何一起能捅破天的大案。

沿海商贸也日渐繁荣,从贩夫走卒到衙门里的老爷们全都发了大财,真正做到了“与人同利,为国捍边”。

直到月前,这位“互市派”盟主又大举出兵,与大昭水师一起格杀了不服王化的“寇掠派”首领天差平海大将军徐海。

借此向朝廷交出一份厚厚的投名状后,终于得到了一纸招安旨意。

可惜,这位最强采水人想要当大昭顺民的一腔热血,只换来了朝廷背信弃义的...埋伏诱杀!

三天前,带着少量护卫受邀登陆的靖海王,不仅没能成功上岸,反而因为自己太过天真,轻信朝廷,额外搭上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只有独子王澄侥幸没死,暂时活到现在。

王澄回想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心中依旧愤懑难平:

“您为什么要对招安和解除海禁这么执着呢?您是东海王,不是及时雨啊!

朝廷的反应也十分不对劲。

那些大老爷都是从科举里千军万马杀出来的人精。

他们难道不清楚,贸然杀掉一个严守规矩,还心心念念想要被招安的东海王,不仅平不了东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