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儿却是意外的美味。”
没有任何多余的加工,王澄直接挑起一大块塞进嘴巴里。
腹中升起暖流,浑身燥热,帐篷外大寒节气本来有些刺骨的寒风都变得凉爽起来。
以供养法默念自己的愿望,也是自己最坚决的执念: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平了他,平了他...”
同时配合辰龙吐纳术,体内流转的燥热迅速平复,脑海中升起一丝清凉。
有了这种系统性的“供养法”傍身,果然比原本锤炼精气的效率更高。
王澄对这一门根本修行法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封建迷信我嗤之以鼻,财神殿前我长跪不起。
右眼跳灾我嗤之以鼻,左眼跳财我深信不疑。
所以,人到底是在拜神,还是在拜自己的欲望?”
“不管执念是好是坏,只有以一点执念为锚,这‘供养法’才算是有了筋骨。
自己虔诚拜求自己实现的愿望、执念,就是心灯中最关键的那一点灯芯!
执念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越是长期坚持就越不需要时时修剪,道行提升的就越快。
所以佛家才最喜欢发宏愿。
许多神道职官或许不懂供养法,却也在长久的修行中无意间贴近这种修行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执念。”
神道职官都是俗世里的俗人,俗世欲念缠身,最强烈的愿望大多出自欲望。
这也就怪不得当初王澄想要找师父,在码头上瞧了那么多职官,却大多是些五毒俱全的奇葩了。
他们心境修行不入正法,自己都修不明白,就更不用说教别人。
王澄目前的职官品秩可能比不上他们,但靠着这份体悟,也足以做大多数野生职官的一字之师。
从这一天开始,王澄便天天跟韩淑书一起下海,找那个良鱼带路党一起去抓猴脑海胆。
有了愿望、执念镇压,本就没有什么瓶颈的心光飞速壮大。
船上虽然没有鲜桃,也没有不耐储存的香蕉。
好在储备的物资里有几包桃子蜜饯,破掉了会导致像猴子怪叫的副作用,没有败坏王澄伟岸的形象。
他对手下的疍民班底也没有吝啬,给他们也分润了一些海胆。
麾下的两位资质不俗的一县之才,十七岁的张文得到了王澄“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