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四方异动(3)

父亲当初的佩剑;一柄叫明昊,你舅舅的佩剑,此去蜀山,莫丢了我青莲宗的脸。”

山间的一个破道观里,一个老道睁开了双眼,微微笑道:“当年的事情终归要有个公断,虽说与我长生观没多大的干系,可若世上多那么几个人,总还是不舒服。要不,让年轻的一辈出去见见世面吧。别让天下正道执牛耳者成了一个笑话,该帮的忙就帮,该拨乱反正的就拨,千载前,双方的祖师爷都还是至交好友呢!”

身旁的几个老道都点头称是。

于是,三个穿着破道袍,草鞋的年轻道士背着长剑走出了那个破道观。

一座寺庙,处在樊城的闹市中。

寺庙打造的金碧辉煌,门庭之大,堪比都城长安里的那些王府,供奉的大佛也金灿灿的一片,如同渡上了一层金色的佛光。

后院的一个老和尚披着天蚕丝和金丝混杂的袈裟,看着坐在下方的几个师弟。

“阿弥陀佛,诸位师弟,当年之约快要到期,不知你们怎么想。”

一个和尚生的尖嘴猴腮,要不是头上的戒点香疤根本认不出

他是和尚来,他挠了挠脑袋道:“趁此机会,我们佛门之人举寺前行,为天下正道出一份力,如何?”

老和尚眼睛一亮,微微一笑:“阿弥陀佛,我认为善成师弟言之有理。常人皆说‘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隐居深山;盛世和尚下山化缘,道士隐居深山’。现在正道正要大乱,各门派皆是些残兵弱将。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重整天下正道的责任就在我卧佛寺身上了。也好让天下人打消对我佛门的误解。”

下方七个老和尚都点头。“阿弥陀佛,方丈师兄说的极是。”

远方的长安城,国都。

乾龙殿前两座石龙张牙舞爪,不威自怒。

龙鳞片片分明,龙爪锋利无比,一双眼睛颇有神韵,龙尾轻卷,一副欲扑九天之势。

中年的帝皇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坐在空旷的大殿上,身旁立着一个手执拂尘的老人,仙风道骨,立于帝王身旁,气势却半点不弱。

“陛下,十八年之期快要到了,不知道陛下有何打算。”

本朝的皇帝站起身来,声音自带威严。

“当年朕年幼,被那老匹夫蒙骗,终究是错了。”

老人没有说话,低着头。

“可朕是天下之主,在人前不能错。等了十八年,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岂能错过!”

“朕也知道,这十几年来太师对朕颇有微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