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代表着,这位学界泰斗,接下了陈山的这份“豪赌”。
“先生,从今天起,您就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创校校长。”陈山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这盘大棋,最关键的一步,已经落下。
事情进行得比想象中还要顺利。
有了钱穆、唐君毅等学界名宿的登高一呼,加上白头福控制下的报纸铺天盖地的宣传,“社区发展总会”斥巨资创办香港中文大学的消息,像一阵旋风,迅速传遍了整个香港。
一时间,陈山和总会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市民们议论纷纷,言语间充满了赞叹和自豪。
“看看,这才叫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领袖!不仅帮我们出气,还想着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办教育!”
“是啊,以后我儿子要是有出息,就让他考中文大学!不比去港大念洋文强?”
就连许多之前对总会持观望态度的商界名流、社会贤达,也纷纷转变了态度,主动向总会捐款,表示支持。
就在香港因为中文大学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陈山已经悄悄地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
书房里,霍东升一脸困惑地看着陈山。
“山哥,我有点不明白。”霍东升推了推眼镜,“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让未来的中文大学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去申请购买那台‘费伦提马克一型’,为什么还要我多此一举,在英国注册一家公司,用商业名义去申请?”
“这不等于暴露了我们的目标吗?万一引起英国人的警觉,大学那边的申请不也跟着泡汤了?”
陈山的计划,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
“霍先生,你觉得,一份来自香港一所大学的采购申请,和一份来自一家香港纺织公司的采购申请,哪一个更容易被英国人拒绝?”陈山反问道。
霍东升想了想,答道:“当然是公司的申请。大学毕竟是学术机构,听起来更合理一些。”
“没错。”陈山点了点头,“所以,我就是要你去被他们拒绝的。”
“被拒绝?”霍东升更糊涂了。
“你想想看,”陈山耐心地解释道,“如果我们只提交一份大学的申请,英国人肯定会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他们会查到大学的资金来源是我们总会,然后就会联想到我,联想到我们最近和港府的冲突。他们会想,这个陈山,为什么非要买一台战略级的计算机?他想干什么?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大学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