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56章 一个要命的巧合(1)

中文大学的计算机中心。

这栋楼从外面看,像个灰扑扑的堡垒,可内里却别有洞天。恒温恒湿的空调系统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将初夏的燥热隔绝在外。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电子元件和机油混合的奇特味道。

巨大的“费伦提马克一型”计算机,如同一头钢铁巨兽,占据了整个大厅的中心位置。数以万计的电子管在机柜里闪烁着微弱的红光,无数的继电器在有节奏地发出“咔哒”声,仿佛是这头巨兽的呼吸。

英国工程师团队的总负责人史密斯,正和他的副手汤普森,以及几名工程师,围在一排控制台前,眉头紧锁。

“还是不行,逻辑单元三区的校验又出错了。”汤普森摘下眼镜,用力地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这已经是今天第五次了。而且每次出错的位置都毫无规律。”

史密斯盯着纸带打印机刚刚吐出的一长串错误代码,脸色也十分难看。

这台机器太精密,也太脆弱了。

上万个电子管,只要有一个出现极其微小的性能衰减,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出现这种难以捉摸的间歇性故障。

想要从这成千上万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零件里,找到那个出问题的坏家伙,无异于大海捞针。

“再跑一次诊断程序,把三区的所有信号通路都记录下来,我们一个一个比对。”史密斯下达了指令,语气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烦躁。

而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华教授带着他的四个“学生”,正装模作样地围着一张桌子,“研究”着一份基础操作手册。

他们表面上在低声讨论着二进制和八卦的关系,实际上,每个人的耳朵都竖得跟天线一样,捕捉着英国人那边的每一个动静。

团队里最年轻的学者,名叫李振邦,大家都叫他小李。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尤其是在硬件架构方面,有着近乎妖孽般的直觉。

这几天,他白天跟着英国人“打酱油”,晚上回到客栈就把默记下来的电路图画出来,再和团队一起分析到深夜,精神已经绷到了极限。

此刻,他听着英国人那边的对话,看着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启诊断程序,脑子里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信号时序图飞快地闪过。

“不对不是电子管的问题”小李下意识地用极低的声音嘟囔了一句。

他旁边的另一位学者轻轻碰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

可英国人那边又一次的诊断失败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