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97章 来非洲的“慈善家”(1)

梁文辉从老旧的客机上走下来时,一股夹杂着尘土和未知植物气味的热浪迎面扑来,让他瞬间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烤炉。

这里是科托共和国的首都,一个在世界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名字——恩贾拉。

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柏油马路,只有低矮的土坯房和被车轮碾压得坑坑洼洼的土路。

空气中,贫穷和迷茫的气息,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作为“远东未来发展基金会”的主席,梁文辉受到了科托共和国新政府的“热情”接待。

前来接机的,是外交部的一名低级官员,和两名荷枪实弹、眼神警惕的士兵。

他们乘坐的是一辆掉了漆的苏制军用吉普,车子在土路上颠簸,扬起的漫天黄沙让人睁不开眼。

梁文辉敏锐地观察着车窗外的一切。

街边孩童瘦得只剩一副骨架,眼神空洞。

市集上几乎看不到像样的商品。

三五成群的军政府士兵端着步枪,在街上巡逻,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动荡的证明。

这是一个百废待兴,同时又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地方。

梁文辉此次的身份是“远东未来发展基金会”主席。

在新政府官员的安排下,他见到了几个部门的负责人

在与该国官员的初步接触中,梁文辉敏锐地发现,情况比陈山预料的还要复杂。

新上台的军政府,由几个手握兵权的将军共同领导,内部派系林立,互相戒备。

而前宗主国法国虽然撤离了,但他们的影响力依然无处不在。

许多政府部门的顾问,都是留下的法国人。

梁文辉按照陈山的剧本,没有急于提出他的商业计划。

他首先扮演的是一个慷慨的慈善家。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一反传统商人的姿态。

他以基金会的名义,迅速从邻国高价采购了几船大米和急需的药品,在首都的广场上进行无偿分发。

当一袋袋沉甸甸的大米交到那些因为饥饿而眼神麻木的民众手中时,梁文辉站在临时的分发台上,通过翻译,对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发表了一段简短的演讲。

“我的朋友们!我们来自遥远的东方,我们的国家,也曾经和你们一样,遭受过殖民者的压迫和掠夺!我们深知饥饿和贫穷的滋味。今天,我们带来的不是怜悯,而是来自同样曾受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