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说话,只有机械运作的轻微声响,和海浪拍击船体的声音。
接应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夜。
天快亮的时候,最后一艘驳船装满了货物。
老赵爬上了货轮的舷梯,见到了这艘船的负责人。
那是一个黝黑的精壮汉子,是霍东升手下最得力的心腹之一,名叫阿武。
“兄弟,辛苦了。”老赵伸出手。
阿武握住他的手,用力地摇了摇。“不辛苦。山哥交代的事,就是掉脑袋也得办好。”
阿武从怀里,拿出一份货运清单,递给老赵。
“赵哥,这是第一批。一共是一万吨泰国香米,五千吨澳洲面粉。”
他又指了指另外几艘驳船上,用巨大油布盖着的箱子。
“那些,是山哥从非洲弄回来的‘大家伙’。是铁路机车维修厂的全套设备,一共八十三个集装箱。图纸和说明书都在里面那个贴了红标的箱子里。山哥说,这些东西,内地更需要。”
老赵看着那些在晨曦中轮廓分明的集装箱,手都有些颤抖。
他当然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有了这些,国家的铁路运输,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谢谢兄弟,谢谢山哥。”老赵的声音,有些哽咽。
阿武笑了笑:“都是中国人,应该的。”
说完,他便不再多言,开始指挥手下收起舷梯,准备起锚。
当太阳完全升起的时候,这艘巨大的货轮,已经掉头驶向茫茫外海,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而满载物资的驳船船队,则在老赵的带领下,化整为零,沿着不同的秘密水道,悄然驶向了珠江三角洲内陆的无数个隐秘卸货点。
香港,陈氏公馆。
陈山站在书房里,接了一个电话。电话是加密线路,里面只传来了一个简单而又清晰的讯讯息。
“粮已入仓。”
陈山挂断电话,拿起桌上一杯早已泡好的茶,走到窗前。
他看着窗外初升的太阳,将香港这座繁华的城市,染上了一层金色。
他赢得了与日本人的金融战争,让不可一世的山口组,铩羽而归。
他摆平了傲慢的英国情报机构,让港督心甘情愿地成为他的“合作伙伴”。
现在,他又在世界的棋盘上,瞒天过海,为自己的国家,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