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大片地儿,准备正儿八经地大搞大棚建设。
北方一入冬就缺新鲜蔬菜,就算是宫里,也就几样收藏在地窖里的耐放蔬菜,像叶子菜、瓜类等鲜蔬,是想都不要想的,其他书友正常看:。
胤禛的大棚基地建成后,居然还上报了康熙,待第一批大棚蔬菜收获时,还带了康熙他老人家前往近郊视察这片大棚蔬菜基地。
康熙看了,也尝了,之后自然是称赞有加,一回紫禁城便下令将这片蔬菜基地视作圣驾菜园,任何人不得肆意破坏。
直到圣旨下来,槿玺才知道胤禛肚子里的小九九。他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地行事,就是想讨个圣喻。如此一来,他想要继续大刀阔斧地拓展大棚建设规模、革新大棚种植技术,也毫无后顾之忧了。
周边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见了也跃跃欲试地想效仿。可惜这种大棚蔬菜的起初投入成本很高。老百姓卖菜本来就只赚点生活费,哪里有那么多闲钱可投资。
故而,胤禛想了法子,派人一家一户地走访,想与他们签订租赁文契。老百姓将手上的菜田租给胤禛,每年可以领到一笔价值不低的租金。事后若是愿意,也可以继续留在这里替胤禛干活,每个月还有酬劳。
老百姓一听,自然是个个同意了。
就这样,由大清皇室介入的第一家大型商行:蔬菜批发商行在京城西郊成立了。自医馆之后,康熙再次丢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给胤禛,不要求分红,只要求他无限量提供宫廷御厨房的菜蔬所需。
胤禛自是一口答应。
既是叫批发商行,各地的蔬菜贩子自然也可以前来此地批发。随后拉到各个集市坊肆去叫卖,赚点中间差价。
胤禛自然也不会浪费如此好的赚钱机会。派人在前门大街最热闹的生鲜聚集地开了一家大型的菜场。注意,是菜场哦,不是菜铺,是类似现代超市的那种。只是,如今里头卖的都还只是蔬菜瓜果。至于其他物品,别急,日后都会一一充实起来。
………………
“福晋,四阿哥来了,老爷让格格端些吃食去大书房。”后宅家眷正在享受阳光、美食、鲜花的当口,前院的奉茶丫鬟入内院通报来了。
“啊?”槿玺一听,持着烤叉的手抖了抖,哀怨地望向敏容。不要吧,好不容易烤得差不多,可以坐下来大肆朵颐了,胤禛那小子就上门了,还点明让自己去招待。这下,还轮得到自己享用美食吗?
“既是四阿哥来了,你阿玛也差人来唤你了,就赶紧回屋换身衣裳去见见吧。”敏容见女儿这副表情,心下好笑。
“好吧。那额娘姨娘你们慢慢享用。哥哥,别给翎儿烤太多的羊肉鸡翅哦,适当地让他多喝些水,吃些蔬菜。”槿玺一一吩咐了几句,就让绛蕊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