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英魂长眠,佑我大明(3)

,倭寇都把他赶出汉城了,他还跟大明计较粮饷等事,倭寇可是燃眉之急,这粮饷之事,看起来有些过于顾头不顾腚了。

不过陛下素来不是个守规矩的人,直接就把李昖给囚禁,大明军所到之处,全按着全面军管的标准,徐徐图之。

最后不顾祖宗成法中的不征之国,把朝鲜王室都给废掉,把整个朝鲜给郡县化了。

要是陛下守规矩,或者朝中旧儒生的柔远人,仍然大行其道,要是陛下不是成长到如此地步,皇威正盛,压下了所有反对者的声浪,这一次援朝抗倭,恐怕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空耗国力,一无所获。

大明真的经不起这样的空耗。

朝鲜山地众多,补给周转难以为继,大规模进军,粮饷周转半天下,即便是以大明的国力,依旧吃力,最终的结果,恐怕是空耗国力而一无所获。

“今日,这几封书信,可解臣之疑惑了。”戚继光看向了那几份书信,眼神冷厉而肃杀。

戚继光从一开始就怀疑这是个局,现在这样的证据越来越多,一个耗费大明大量国力的局,如果不是万历维新,大明军事实力恢复到如此地步,恐怕大明会因为这一战,付出太多太多的代价。

“李昖就是再多诡计,他也玩砸了,他没想到倭寇如此凶狠,仅仅月余就把整个朝鲜给打穿了。”朱翊钧将书信收回,让冯保妥善安置,这些书信在临摹之后,都要随葬保存在地下。

李昖的回信说:今日大明未有颓相,借道之事,不必再提。如果大明有了颓势呢?这群豺狼,一定会趁着大明国力衰微,联手对大明一击毙命。

朝鲜和倭国都是藩属国,说一个孝子,一个逆子,但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对大明都有着强烈的觊觎之心。

“诸位,熊廷弼在倭国所为,朕是鼎力支持的,有些大臣不解,那今日这几份书信,就可以解释了。”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中原王朝并非一直强横万万年,自有兴衰。”

“如果不趁着现在兵精粮足,士气可用,等几十年,万历维新的遗泽吃完了,大明内部陷入混乱,这倭寇岂不是又要卷土重来,到大明来到处杀人放火?”

“朕现在趁着国力强盛,做多一点,后人就少受点罪。”

朝中一些大臣们,对驻军江户,其实有些反对意见,倒不是说反对对倭国动武,而是反对继续加大投入,让倭国这么在粪坑里糜烂下去,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过多的干涉,有的时候更像是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