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们的选择没有错(为白银盟主“暖阳1314”贺!)(7)

女婿都参与到了海贸之中。

“这不是坚持不下去,才有了月港,又有了松江市舶司吗?”汪道昆摇头说道:“海禁本意防倭。”

“海禁保护可能是倭寇,而不是大明。”孙克毅面色凝重的说道:“只要大明水师能够维持在现在这个规模和水平,大明的商贾,就会利用商品优势,将倭国的财富掠夺一空,足够把倭国搅得天翻地覆了。”

“当然必须是大明水师可以耀武扬威,就以我家经商而言,大明海商赚的最多的时候,就是大明水师强盛之时,再之后不过是在别人的屠刀下讨饭吃罢了。”

在大明还有皇帝、有朝廷,苛责鱼肉小民,很可能引来天怒,但是在倭国作恶多端,就完全没有那个担忧了,唯一的谴责就是来自于良心。

但是商贾显然是没有良心的,尤其是有实力去海贸的商贾。

“大明现在很好,真的很好。”孙克毅留下了一句话,提前离开了,关于他要做的部分他已经完全阐述完毕,剩下的就是干活了。

孙克毅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他将亲自前往倭国。

孙克毅站在新港的栈道旁,看着新港十二条栈道,看着港口泊位上那些高耸的桅杆,由衷的露出了一个微笑。

大明现在真的很好很好,他真的希望,大明能一直这么好下去。

扬州,早在吴王夫差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最早的扬州——邗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的开通,扬州就成为了大运河和长江的重要贸易枢纽和漕运枢纽。

扬州交通便利、靠近两淮盐场,因而也成为盐业集散地,大量商人来扬州换取盐引,经商缴纳船钞税,不少来自山西、陕西、徽州盐商来扬定居,商贾的云集,也造成了独树一帜的重商风气,比如扬州瘦马这种产物应运而生。

当时扬州的旧城离大运河比较远,扬州知府朱裒决定筹建新城,结果这新城刚建好,就被洪水给倒灌了,百姓怨声载道,刚刚乔迁新城的百姓,直接被泡在了洪水之中,究其原因,是河堤没有筑好。

朱裒还在为新城的问题发愁,倭寇入寇,朱裒带着军兵抵抗,最后战死在了扬州沙口村王家巷。

现在的三边巡抚,以前的浚县县令石茂华,紧急赴任扬州,开始整饬新城,筑堤修渠,通过壕沟和水道与运河相连,既解决了运河倒灌也解决了扬州防务之事。

石茂华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俺答请金印,在西北三边巡抚的石茂华也是反对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