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三章 该杀杀,该抓抓,该拔舌头拔舌头(7)

起了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中的一个人物。

“朕知道,太原守将,三千军守五万金兵,守了二百五十天,人相食战亡,太原沦丧,北宋灭亡。”朱翊钧还真知道王禀,金国两次南下的重头戏其实不在开封,而是在太原,只要太原被金人攻破,大宋最善战的西军就无法驰援开封。

第一次金人南下,完颜宗翰从云中,也就是大同出发,攻破雁门关,一路南下直扑太原,连续二百五十天攻城,还是完颜宗望从开封撤兵,到太原和完颜宗翰一起进攻太原,最终才得以攻破。

至此,北宋已经无力回天。

王禀,就是那个苦守危城二百五十天,没有等到大宋援军的太原守将。

太原原来叫晋阳,宋太宗赵光义攻破后汉都城晋阳,因为晋阳这个地方有龙脉,所以水火毁城,毁掉了1400多年历史的晋阳城,在北宋末年,太原只是一个围不过十里的小城。

赵光义毁掉晋阳,的确断绝了龙脉,不过是他老赵家的龙脉,自始至终,两宋都属于不完全大一统的王朝,燕云十六州,是北宋永远得不到的梦。

朱翊钧腚底下大明京畿,可是北宋做梦都想拿回的土地。

朱翊钧有的时候也不能明白,为何后世那么多人对朱元璋和朱棣那么不满,燕云十六州丢了五百多年,而长江以北丢了两百八十多年,长江以南丢了百年,再塑华夏的两个君王,身上却被泼了那么多数都数不清的脏水。

朱翊钧是皇帝,他知道皇帝有多忙,就那些个谣言,朱元璋和朱棣哪有时间去做?

“在水浒传里,王禀是个残害梁山好汉的小人,民间也都认为王禀是高俅的走狗而已。”万士和略显无奈的说道。

“这个得改一改。”朱翊钧听闻,也是一愣,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他了解到的王禀,和民间了解到的王禀,显然不是一个王禀,在朱翊钧看来,王禀是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英雄,北宋对武夫极为苛刻,重文轻武的北宋对武夫之恶劣不必多言,而完颜宗翰在围困太原的时候,可没少劝降,但是王禀三千守孤城,挺了250天,坚决不降。

但是民间对王禀的印象,大抵是里的那个坏人,高俅的走狗。

“这就是风力舆论的奥妙,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只会蛮荒生长。”万士和十分确信的说道:“大明对于读书人实在是太过于恩厚了,该杀杀,该抓抓,该拔舌头拔舌头,任由他们胡说八道,这大明的公序良俗必然败坏,一如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