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恶多端,大祸自招(5)

,他们办事的时候不嫌脏,嫌陛下骂的脏?

“先生可有人选?”朱翊钧询问道。

张居正俯首说道:“都察院监察御史王谦。”

对付遮奢户,就要派出对遮奢户十分熟悉的人,王谦是晋党党魁的儿子,作为政敌,他前往四川,避免了沆瀣一气,为了打击张党的嚣张气焰,王谦也会不余遗力。

“先生所荐之人,极为合适,就是朕担忧王谦久在京师,恐难办好此事,若是出了麻烦,王次辅就这一个独子,恐伤君臣之和。”朱翊钧对这个人选很赞同,但王崇古就这一个儿子。

三年三十四万两银子,还没王谦的零花钱多。

若是王谦死在了四川,王崇古又如何自处呢,王崇古的圣眷堆积极高,官厂团造法,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人事任命,自然要考虑王崇古的意见。

“臣和王次辅沟通过了,为国朝任事奔波,本就是臣子之大义所在,食君俸,自然要忠君事。”张居正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王谦已经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了。”

王谦若是死了,那也是为老王家堆积圣眷了,反正他已经后继有人了。

“王谦为巡按御史,若是在四川出了事,四川地方承受不住这个代价。”张居正进一步解释道,这趟差事,危险有一些,并不是特别危险,除非四川想造反,这是基于行政力量恢复的前提下。

“嗯,那就王谦吧。”朱翊钧最终肯定了张居正的举荐,王谦带着缇骑千户、缇骑、都察院诸官,前往四川,主要针对的是四川地方望族,至于官吏,则是都察院和吏部之事。

张居正来到离宫面圣,自然不只是四川戥头案这一件事,他抖了抖袖子,翻出了一卷书,递给了冯保。

看着书放到了御案之上,张居正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阶级论,张居正在这卷书里,详细的阐述了自己对阶级的理解和定义。

阶级,一种衡量掌控社会资源、调动社会资源能力大小的标准。

张居正将其分为世袭官、官选官、名门望族、乡贤缙绅、走狗皂吏、自耕农户、佃户长工、穷民短工、贱籍奴仆。

例如普遍存在大明的番夷奴仆,都属于贱籍,在华夷之辨中,番夷不是人,有个贱籍已经是高攀了。

产生阶级的根本原因,张居正在开始的时候,将其归因到了帝制,这让张居正迟迟无法动笔。

如果将阶级产生的原因完全归因帝制的话,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