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恶多端,大祸自招(7)

的力量,这个群体为了自己的生存,会持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而另外一方面,随着开海和大量白银的涌入,也会诞生一个官选官之下,望族之上的阶级,他们掌握的社会资源:人口、土地、生产资料、生产剩余等等,将远超望族、缙绅之流,而这个阶级在不断的扩张之中,会不断的扩大自己在社会的影响力,并且深入影响到官选官和世袭官。

这是朝廷必须警惕之事。

按张居正的说法,就是一旦这个群体的爪子伸向了不该伸的地方,该剁就得剁。

张居正是有具体参考,这个参考一共有两个例子,一个是王崇古,一个是孙克弘的孙氏。

他们都是特权经济的代表,是大明朝廷调整政策之下,养出的两个庞然大物,他们掌控的社会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名门望族,甚至还是官选官中的中流砥柱。

下一步,就是僭越皇权。

“先生,大才。”朱翊钧只是粗浅的读了一遍,就感悟颇多,略有些疑惑的问道:“先生何处悟道?”

矛盾说,是张居正观月、观湖、观风、观人,总结历代先贤所得,而这阶级论是在矛盾说和公私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政治讨论。

朱翊钧比较好奇,张居正到底是怎么想明白的。

“臣观猴山所悟。”张居正犹豫了片刻,还是满足了皇帝的好奇心。

朱翊钧眉头紧蹙的问道:“猴山?”

“猴山。”张居正点头说道:“猴山也有猴王,而这猴王夺猴子猴孙食物,这猴子猴孙不敢反抗,多有争抢,但也没有饿死,故此为生产有余,臣一琢磨,充足供应食物之后,食物极为充盈,这猴山内讧果然少之又少,互相不再争抢。”

张居正没有骗皇帝,他是真的在猴山前,把这件事想明白的,如果细细观察猴子,会发现,它们这个集体,居然也有猴王,也有阶级,但食物极为充盈,不必抢夺之后,仍有猴王存在,甚至一些瘦弱的猴子猴孙,仍然瘦弱。

这和张居正的理论并不相符。

这也是张居正阶级论的第二卷内容,分配,他还没写出来,也不清楚自己死前能不能写出来。

悟道这种事,得看机缘。

“猴山好啊,冯大伴,猴山群猴有功,许五世粮足饭饱。”朱翊钧犒赏了这个猴山,他倒是想给张居正继续加官进爵,以献书定策之功,恩赏张居正一个侯爵玩玩,他肯给,张居正绝不肯要就是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