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八章 买得吴船载吴女,都门日日醉醺醪(6)

两次克平安南国,大明交趾十三司维持了二十二年后,最终还是没能稳定统治的原因,万士和已经十分委婉了,但张辅两次平定,两次离开,大明在交趾官员、宦官们,干的坏事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是残忍朘剥、罄竹难书。

安南的复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竭泽而渔的官逼民反。

大明在宣德年间失去了交趾十三司,这是一个历史教训,到了今天,这个历史遗留问题都不好解决,对大明而言是遗留问题,对安南而言,也是遗留问题。

安南有超过一千年的时间被中国完全统治,文化、政治制度、军事、经济都跟大明高度趋同,可现在安南实质性的成为了藩属国,也让安南国出现了许多内生性的问题,而且找不到出路。

所以,在孙克弘提出开海七事的时候,万士和表示了赞同。

“王化这条路的确不如泰西的完全掠夺来的直接,王化甚至可能会赔钱,但王化的好处是王化之后,便是开疆拓土。”万士和对黎牙实的高道德劣势理论,向来不屑一顾,他认为高道德在殖民之事中,的确会在短期内处于一种劣势之中,长期来看,是一种优势。

因为,大明的王化,会带来实土郡县,而不是朝贡、藩属、羁縻宣慰,竭泽而渔的朘剥,并不是实土郡县,王化之后,旧港、吕宋、琉球、长崎,都是大明的本土,而不是殖民地,这是大明开海和泰西大航海本质的区别。

“爱卿所言极是。”朱翊钧思索再三,认可了万士和的说辞,而后话锋一转问道:“大宗伯对现在朝堂的局面如何看待?”

“张党掌内阁、吏部;晋党掌户部、刑部;浙党掌兵部、工部;臣掌礼部。海刚峰、张党、晋党共掌都察院,可谓是恰好平衡。”万士和没有选择说君圣臣贤的屁话,大明廷臣们的派系非常明确,马自强作为张党嫡系,在他离朝之前,大明派系力量是失衡的,张居正掌内阁、吏部、礼部可谓是一家独大。

这里面,万士和与海瑞,都是纯粹的帝党。

“陛下,先生作为元辅帝师,辅弼陛下至今,并无僭越之处,亦视为帝党,先生在的时候,这个平衡就在,先生不在,恐有大变。”万士和更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张居正作为帝党的另外一个核心,压得所有野心之人喘不过气来,张居正要是不在了呢。

“先生身体并无大碍。”朱翊钧对张居正的健康非常关切,大医官初一十五都会诊脉,张居正的身体,虽然称不上春秋鼎盛,但非常健康,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