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为刀俎,即为鱼肉(8)

万士和说完之后,文华殿内沉默了许久,英格兰、尼德兰、法兰西都发觉了航海的巨大利益,而大明在这方面拥有丰厚的底蕴,但似乎对利益不够敏锐,规模的确是最大的,但大明对大航海的布局,已经有些落后了。

廷臣们之所以沉默,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陛下执意开海,在航海厚利的支持下,世界的中心、天朝上国恐怕会从东方向西方转移,这是大明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只要是大一统的王朝,必然是世界的中心。

都是聪明人,东学西渐这种事,只要稍微对这两年开海诸事有些了解,都能做出判断来。

隆庆开关,仅仅开放了一个月港市舶司,扭扭捏捏,而万历开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隆庆六年,都饷馆馆主、海防同知罗拱辰到京师游说大臣们,支持对洋舶抽分,罗拱辰没有得到支持,但张居正认识了罗拱辰,万历元年,大帆船到港,张诚和张进两个太监,主持了第一次洋舶抽分。

吝啬而贪婪的大明皇帝,穷疯了的大明朝廷,走上了开海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朕喜欢宝石翡翠等物。”朱翊钧拿着手中的蓝宝石转来转去,对着廷臣们说道:“日后要多多收集,冯大伴,把这蓝宝石切割之后,做成配饰,朕要送给爱妃们。”

“臣遵旨。”冯保接过了蓝宝石的盒子。

廷臣们都很清楚陛下尚节俭,不喜铺张浪费,平日常服皆为青衣,陛下这么说,是用自己的名声,不过是为开海多一个理由罢了,贪婪而吝啬的皇帝,收集宝物的东方恶龙。

朱翊钧对自己的名声并不是很珍惜,养出尚节俭的名声,自然要拿来用。

“陛下,松江巡抚汪道昆在殿外候着了。”张居正说起了人事变动,汪道昆回京后,工部尚书郭朝宾就要离任了。

“宣。”

“宣巡抚松江左都御史、户部左侍郎汪道昆觐见!”冯保一甩拂尘大声的喊道。

汪道昆一步步的走上了文华殿的月台,站在宫门前,回首看了一眼身后,从读书人走到帝国中心文华殿,汪道昆用了几乎一生的时间,终于成为了大明明公。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汪道昆五拜三叩首行大礼。

“爱卿免礼。”朱翊钧手虚伸出笑着说道。

“陛下,臣有祥瑞献上。”汪道昆站起来俯首说道:“乃是由工部尚书郭朝宾督促筹建,此舟尚未定名,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