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七章 春冰种秋火回,谓之雁行(6)

的是红薯,这有粮食才酿酒,这国窖一瓶作价四银,一年才卖了四十七万瓶,不算多了,陛下,这还是因为要供应水师,所以才没能盈利更多,供应水师,才是大头。”

一瓶只有一斤,而大明的烈酒一斤只卖四钱银,国窖的价格是普通烈酒的160倍,按四斤干粮一斤国窖,也不过是一万五千石粮。

“这玩意儿这么贵也能卖的出去?”朱翊钧眉头一皱,当初冯保定价的时候,朱翊钧只是简单的看了一眼,这玩意儿能卖这么贵,还卖的这么畅销,出乎意料之外。

冯保小声说道:“供不应求,钱都让二道贩子给赚了去,他们每从皇庄买一瓶国窖,转手就能赚半两银子,陛下又不让敞开了卖,优先供应水师。”

从使用价值上看,国窖自然不值这个价,但还有交换价值,撑起了这个价,白酒本就利厚,否则两宋也不会专营了。

“朕知道了。”朱翊钧思考了片刻,皇庄主打一个高端,被广泛认可,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

朱翊钧手里拿着一本奏疏,问道:“大司徒和少司徒到了吗?”

“在西花厅候着了。”朱翊钧带着手里的奏疏,来到了西花厅,见到了王国光和张学颜。

“不必多礼,大司徒说要收利得税,具体说说。”朱翊钧坐定,他召集王国光是讨论关于利得税之事。

这是解决白银浪费重中之重的浪费。

利得税的逻辑在哪里?

大明遮奢户享受了大明整体环境的便利,丰富而充足的劳动力、完善的产业链、宽松的营商环境、还有至关重要的安全,大明的七星旗在海上,在马六甲海峡之内,比火炮还要管用,这些个便利,有利于白银的获得、资产增殖和利息获得。

在享受了便利之后,将所有的资产换成了白银这种一般等价物,果断出海,带走大明百姓的血汗钱的同时,躲避大明的税赋,甚至,调转枪头将这些白银用于豢养亡命、倭寇、红毛番,劫掠大明的商舶,甚至直接袭击大明沿海地区。

这不是王国光在危言耸听,嘉靖年间的倭患祸乱东南,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更加直白些说就是放下碗砸锅。

王国光提出了利得税,就是基于这个逻辑,防患于未然,站在大明朝廷,大明皇帝的立场上,他特么的都不当大明人了,才收他一半资产!

“利得税的征收一定会引起普遍的反对,甚至掀起一股朝中有佞臣的风力来。”王国光十分确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