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零七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6)

朝中哪个大臣的门下,陛下对水师必然会产生犹豫。

陈璘和俞大猷的经历是十分相似的。

在原来的历史上,陈璘一生极为坎坷,吃亏就吃亏在了朝中无人。

能征善战的他,就因为朝中无人多次起起落落。

万历四年,陈璘随凌云翼平定罗旁山叛乱,陈璘平定有功,成为副总兵,结果巡抚广东御史罗应鹤弹劾陈璘贪财,陈璘被罢免,狼山叛乱又起,朝廷只好再次起复陈璘,平定叛乱后,再次被罢免。

万历二十一年,第一次入朝抗倭,陈璘统领蓟镇、辽阳、保定、山东各镇军兵,入朝去抵抗倭寇入侵,大胜特胜,因为朝廷和倭国议和,陈璘被贬潮州,没多久,就再次被罢免,这次的理由是陈璘贿赂兵部尚书石星,才获得了领兵前往朝鲜抗击倭寇的差事。

这的确是事实,朝中无人,陈璘连打仗的机会都没有,打了胜仗,还被罢了官,后来兵部尚书石星,也因为议和之事锒铛入狱,瘐死天牢。

万历二十五年,倭寇第二次攻打朝鲜,陈璘带五千广州客兵,星夜疾驰前往朝鲜,那会儿李如松在辽东,轻敌冒进被围杀了,大明已经没有大将军了,陈璘入朝,成为了御倭总兵官,开始主持抗倭大事。

抗倭论功,陈璘第一功。

万历二十八年,陈璘领将军印,平定播州杨应龙之战。

万历三大征,两大征都是陈璘打下来的,戎马一生的陈璘,大小数百场,未曾有过一次战败,但终其一生,他也没有获得任何的爵位,为万历皇帝鞍前马后多年的陈璘,晚年一直在湖广、贵州、广西、广东镇守,这些地方在大明属于烟瘴之地,就是流放才会去的地方。

大明从来不缺能打胜仗的人杰,也不缺有担当的官员,汉室江山,代有忠良。

现在陈璘在朝中有人了!那就是大明皇帝!

朱翊钧看着陈璘的捷报,略显嫌弃的说道:“不会写诗就别写,附庸风雅。”

陈璘写了首诗,和现在戚继光的诗风如出一辙,都是打油诗,写的是:[胡夷百万临城下,为何不去吟首诗?]

没有任何的格律,就是嘲讽那些朝中的贱儒们,吟诗作对无法拒虏,整日里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不懂的戎事指指点点,连打仗都要干预。

陈璘其实很羡慕李如松有个好爹,年年轻轻,就已经成了京营副总兵,同样年纪的时候,陈璘还在街头做任侠,有一顿没一顿的任侠。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