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六章 翰林院的文章,尽除空谈之风(7)

供应。

道路中断、房屋坍塌、百姓转移、抢救财货、守堤看坝、城中内涝等等问题,让皇帝度过了一个异常忙碌的九月,得亏顺天府衙门已经完成了改制,否则这一场暴雨下来,不知道多少人受灾。

“太液池的水,差点把西苑琼华岛广寒殿给淹了。”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心有余悸的对着廷议群臣们说道。

二十一日早朝廷议,各衙门汇总了这次暴雨的损失,呈送到了御前,朱翊钧作为皇帝,也感受到了这次的天威。

西山倾斜而下的水,冲进了太液池,道爷故居西苑,差点都被水给泡了,可见这次暴雨的威力。

皇宫里,东五所、西五所都被水给泡了,甚至连地势较低的成福宫都塌了三间房。

水旱不调,总是时不时戳一下大明皇帝和廷臣们,不要骄傲,不要自满,不要沉浸于万历维新的大成功中得意忘形,要继续努力调节各种矛盾,继续维新,来应对天变。

“幸好,顺天府衙门六房书吏和衙役完成了改制,否则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乱子来。”大司徒张学颜也是心有余悸,这次的大暴雨,是对整个顺天府衙门行政的一次大考,虽然仍有损失,但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在百姓转移上,在顺天府公函下发之后,县衙果断对山区数百个村庄进行了全面转移,虽然有些地方没有受灾,但转移的低洼地区的百姓,在这次的大暴雨中,活了下来。

要转移百姓的原因也简单,连续一个月的雨就没怎么停,就是没有大暴雨,也要转移了。

在守堤看坝上,京营调遣了三个营配合顺天府行动,完成了这次大暴雨中,守堤的任务,多出渗水处被及时堵漏,没有造成更进一步的伤亡和损失。

这些事儿,没有足够的行政力量,根本不可能做到。

这次大考之前,朝中有很多人对杨俊民个人能力还有怀疑,在暴雨之后,这种声音已经完全消失,已经没人怀疑他的能力了。

六房书吏全都是豪强走狗,确实影响了杨俊民个人才能的发挥。

当然,杨俊民也终于开窍了,他跑到了通和宫求助,请求调动京营帮忙守堤看坝,维持秩序的基本稳定,请求开放御用煤道给京师百姓使用,都得到了皇帝的应允。

经过此事后,杨俊民也发现了,陛下根本不屑用什么驭下之术,比如一次不要答应两次请求,比如拖一拖,让臣子们担惊受怕一段时间再答应这类的驭下之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