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诗会开始(2)

定为输。

尽可能放慢着动作,高义仁这是想要给贾平安争取更多的时间。对这一点,大统三皇子等人自然看了出来,这便想要高声提醒,同时借机羞侮宣国一番。

只是不等他们去开口,贾平安赫然已经站了起来,口中朗朗开始了吟诵。

有关秋的诗句历史中实在是太多了,贾平安只是随意一想,便有了一个不错的答案,那就是——魏武帝曹操的观沧海。

曹操在历史中虽然不是多著名的诗人,但因特殊的身份原因,所作之诗皆大气磅礴,这一首观沧海便是最为著名的一首。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确切来说,这首观沧海是写海的,其中有关秋的描写甚少。但凭着那四字秋风萧瑟也算是占了一点的关系,足以算是应题之作。

等到贾平安将全诗诵完那一刻,整个光明殿里有了瞬间的安静,数息之后,做为祭酒的龚知贤才带头说了一个彩字。

彩!

彩!!

其它宣国贵人与臣子们这才如梦方醒,一个跟着一个的叫起了好。

相比于那句相与秋云一并飞,这首观沧海显然更绝更妙,其诗之大气,其内容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完全是碾压苗国代表黄单羽的诗词。

此时就算是其它五国代表们,便是有心要说不好,也是找不到其毛病来进行反驳。便只好将目光放在了第二个出题人越国祭酒陶淮臣的身上。

都说文人相轻,即是能成为一国之祭酒,那必然是大儒无疑,陶淮臣对于宣国对外所说的以文治国之事是十分不服气。

尽管他们越国处于南地,很多还是蛮荒之所,但让他承认宣国的文学能力高过自己,那也是不行的。

而在眼见苗国代表吃了亏之后,他便由坐位上起了身,先是抱拳向四周行礼,随后才慢慢而言道:“我今天出的考题实为两字——天气。”

当陶淮臣说完之后,他身后的越国代表,少年才子费志广便立马站了起来。

提前得到了考题的他,可是做了精心的准备,所作诗词也是由陶淮臣帮其修改过的,这一会自然是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