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让无数优秀的同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永远的离开我们..”
相比江向阳,陈旅长经历更加复杂。
他都不愿意去回味这种历程,甚至脑海里尽可能的去回避那些熟悉却永远远离队伍的面孔,太痛苦了。
“有好几个同志,在反围剿的斗争中,倒在我的怀里牺牲的,甚至他们临终最后的疑问,都是我们能取得胜利吗?”
可是自从八路军水银泻地的建立敌后根据地。
以江向阳在晋冀山区实践的成功经验,推广根据地建设方式。
不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农业合作社。
在华北大地上,星火燎原。
产生了蓬勃的生命力。
让八路军战士吃得饱,穿得暖。
老百姓拥护抗战。
更重要的是,清楚的明确了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每一个人,都能从八路军一场场的胜利当中,清晰的感受到。
坚持抗战,一定会胜利。
我们连鬼子都能战胜,对于跟鬼子作战,一败涂地的国民党军,那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党只要吸取经验,不犯巨大的错误。
一定会打下一个新中国,带着老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如今我们的战士,绝不会这样问,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战略僵持之后,就是战略反攻,就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时候。”
作为八路军坐镇一方的指挥员。
江向阳这句话,有些孩子气。
在八路军那么多高级干部中,也只有江向阳会这么抱怨。
大战在即,生死未卜。
陈旅长很理解江向阳所承受的压力。
此刻的江向阳,很佩服陈旅长和八路军的所有首长们,要知道,在另外一个时空之中,八路军面对的局面,比这个时空难太多了。
即便是论持久战问世,也没有这个时空中所得到肯定和认同更多。
这种战略僵持,对干部,战士,尤其是军事指挥员,是一种极大地考验。
“僵持,就是拿来打破的,我们不打,这个僵局永远存在,只要中国亡不了,我们这些人拼光了,中华民族也会涌现更多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
严格来说,八路军目前更适合猥琐发育,巩固根据地,积累弹药,粮食。
尽量积小胜为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