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35章 废柴少爷秒变学霸?背后高人竟是他!(2)

门,便有不少相熟之人主动与他拱手寒暄。

“鹤鸣兄,许久未见,风采依旧啊!”一位须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笑着迎了上来,热情地招呼。

“云来兄过誉了,惭愧,惭愧。”方先生也连忙拱手回礼,脸上带着惯有的矜持。

寒暄数句后,方先生在那老者的指引下,带着张金宝在讲堂靠前的位置落座。

陈平川则恪守书童的本分,安静地在张金宝身后寻了个小杌子坐下。

他悄然抬眼,环顾四周。

满堂的读书人,神情各异。

有的面带期待,目光炯炯,显然对今日的交流会抱有极大期望。

有的则神色凝重,眉头微锁,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高深的学问。

不多时,一位留着山羊胡,面容清瘦的院监走上了讲台。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宣布:“诸位同道,今日文山书院学子交流会,正式开始!”

话音落下,堂内短暂的喧哗之后,迅速安静下来。

随后,几位年轻的学子相继登台。

他们或引经据典,阐述自己对某段经义的独到见解。

或畅谈读书感悟,分享治学心得。

气氛倒也渐渐热烈起来。

陈平川听得津津有味。

虽然其中一些观点,在他这个拥有后世灵魂的人听来,未免显得有些迂腐,甚至可笑。

但古人那种对待学问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头,以及对圣贤经典的虔诚,却让他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意。

古人并不愚蠢。

很多时候,只是受限于时代背景和科技水平的局限性,才使得后人觉得他们某些想法“笨拙”。

若易地而处,古人的智慧,绝不逊于现代人分毫。

相较于陈平川的专注,张金宝则显得有些百无聊赖。

他毕竟年纪小,对这些枯燥的学问之谈实在提不起多少兴趣。

小动作便多了起来,一会儿抠抠手指,一会儿偷偷看看窗外掠过的飞鸟。

就在此时,讲堂一侧,一位身着暗紫色绸缎衣衫的中年文士,缓缓站起身来。

此人约莫四十上下的年纪,面容消瘦,下巴尖细,唇上留着两撇精心打理过的八字胡,一双细长的眼睛不大,却时不时闪烁着几分精明与难以掩饰的倨傲之色。

他一开口,声音略显尖细,原本尚有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