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51章 让大汉重生,顶住胡人南下!刘备不止要一统天下,还要灭尽士族!(3)

便是楚国与魏国的最大区别所在。

楚国根基在南方,南方士家豪族的底蕴实力,本就远不及北方士族。

尤其是荆扬二州,被刘备扫了一波,孙策扫了一波后,似弘农杨氏,颍川荀氏那种可左右国策的顶级大族,早已不复存在。

再加上府兵制和均田制的推行,压制了士家豪姓兼并土地,暗养门客私兵的风潮,更是不动声色的削弱了士族的硬实力。

故现下的楚国,士族们最大的优势,便只剩下家学渊源深厚这个软实力。

而想将这个软实力变现,唯一的选择就是出仕为官,为大楚尽忠职守。

科举制,正好为他们明确了出仕为官的渠道,自然能赢得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支持。

刘备见大多数人皆鼎力支持,自然再无顾虑,欣然道:

“伯温军师这科举制,确实乃万世之法,莫说可行千年,孤以为万年亦可!”

“此法出世,孤看那曹操如何与孤争夺天下贤能之心!”

“军师,待孤还京之后,你便与孔明他们尽快商议出个具体细则来,孤好尽快颁布推行。”

看着欣喜若狂的老刘,萧和心下却是一叹。

古往今来,何曾有不灭之国,又焉有可行万年之法?

这科举制也只是在眼下,相较于察举制,以及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更优良罢了。

当年这科举制,不也在推行千年后,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同样也变成了旧时代的残党,成了阻碍国家前进的绊脚石了么。

不过那都是千年之后的事了,萧和再深谋远虑,也管不了那么远。

放眼当前,匈奴鲜卑羌人氐人这些胡人,已如吸血的蚂蟥一般,四面八方盘踞于大汉朝这具病入膏肓的躯体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壮大。

九品中正制催生出的皇权旁落,士家门阀坐大之困局,只会令华夏陷入无休止的内斗,给了胡人趁势崛起,入主中原的机会。

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唯有一个皇权稳固,天子大权在握的王朝,方有机会抵挡住这一波胡人南下的浪潮。

科举制,便是萧和为了这个目标,开出的一剂令大汉朝浴火重生,抖落盘踞在他身上吸血的那些胡人蚂蟥的良方。

众臣领命,尽皆告退而去。

萧和却留了下来,从怀中取出另一道帛卷,再次献给了刘备。

“伯温,这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