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44章 胡人才能救魏国!萧和:咱就将曹贼围死于邺城,毕其功于一役!(2)

曹操自然不舍得放弃自己的老巢,顺势否决了贾诩的献计。

贾诩一声叹息。

他当然清楚,献上此计,不但会得罪司马懿等河北士人,还会惹得曹操不喜。

不到万不得已,素来低调的他,又岂会出此下策。

只是在他看来,现下魏国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自己的性命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正是出于自保,他才无法再缄默,不惜得罪司马懿等河北士人,也要献上此策。

不过河北士人的极力反对,曹操的拒绝,自然也在贾诩的意料之中。

他这番进言,也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罢了。

“那那除此之外,臣就无计可施了”

贾诩摇头一声叹息,苍老脸上只剩下无奈。

曹操咽了口唾沫,目光只得看向司马懿:

“仲达,这邺城冀州既不能弃,那你说孤当如何阻挡大耳贼?”

所有人的目光,转而聚向了司马懿。

司马懿犹豫片刻后,一咬牙,拱手道:

“大王,臣还是原先的计策,与匈奴鲜卑等胡人结盟,引胡骑南下助战!”

曹操神色一震,眉头不由凝起。

司马懿这是在旧事重提!

当初楚军未过黄河时,司马懿就献了此计,请他以和亲方式,与匈奴鲜卑结盟,引胡骑入河北阻挡楚军。

结果他当场发飙,以有违初心,有损国威的名义,大义凛然的拒绝。

没想到,时隔不到一年,司马懿会旧事重提。

曹操眉头皱起,神情眼色明显有所不悦。

只是这一次,他却破例没有发飙。

司马懿看出了希望,趁势道:

“大耳贼下一步必会兵临邺城,我军除掉镇守关中并州之兵,东拼西凑最多也就凑起十万之兵。”

“十万对三十万,如此悬殊的实力,形势比当年官渡之战时还要严峻。”

“不过,楚军也并非没有软肋”

司马懿话锋一转,冷笑道:

“大耳贼三十万大军,粮草所耗无以计数,这么多的粮草皆需从黎阳源源不断运于邺城。”

“而邺城至黎阳这一段,则皆为一马平川的平原,最利于骑兵奔驰。”

“大王若能与匈奴鲜卑结盟,得数万胡骑,便可利于骑兵优势,深入邺城以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