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50章 刎颈之交,朕没看错人!萧和:将计就计,全歼魏军,拿下晋阳!(2)

在晋阳被围,他走投无路之下,选择献城归降陛下吗?”

这一问,问的刘备脸上笑容顿收,眉宇间立时掠起几分疑色。

刘备思绪不转,不禁微微点头。

萧和说的有道理啊。

牵招既是忠义之士,那么就该对曹操忠义到底。

就算要归降于他,也应该是在晋阳城破被俘,确实走投无路之下,才被迫降他。

以牵招的为人,不应该在晋阳未破的时候,就提前降他才对!

而且还要背叛魏国,夺门兵变,帮着他打下晋阳。

如此所做所为,岂非与牵招的忠义之风背道而驰?

“伯温言之有理,如此看来,子经这归降确实有些不合常理。”

刘备微微点头,又重新端详手中书信,却不解道:

“可是这封书信,确实是子经的笔迹无疑,若他不是真心归降,那就是诈降了。”

“子经乃君子,与朕又是刎颈之交,朕实不相信,他会对朕用诈降这等的诡计。”

矛盾就此产生。

牵招因乃忠义君子,故而不会背叛魏国,更不会出卖曹操。

那牵招的归降,便一定是诈降。

对刘备这个刎颈之交用诈降,反倒又与忠义君子这个人设不符。

那这不就是自相矛盾了么?

刘备抬头看向萧和,想要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

萧和虽对牵招的归降有质疑,一时间却又对此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于是只能让刘备再细细审视这封书信,以确认到底是不是牵招的笔迹。

刘备遂打起精神,再次审视起手中书信,每一个字都不敢错过。

看着看着,他眼眸微微一亮,忽然发现了一丝异常之事。

这封信,隐隐有斜对折的痕迹。

旧时回忆,立时浮现心头。

他依稀记得,儿时与牵招于乡中学堂就读时,曾有过“秘密约定”,彼此写信给对方时,若是怕被旁人截获,就将密语藏于字里行间。

所谓密语,就是将书信斜对折,折痕上的话才是真正要传递的信息。

“莫非”

刘备猛的猜想到什么,忙是将书信斜向对折。

“招乃被迫诈降,魏军实为北门突围。”

刘备眼眸蓦然一聚,脸上涌起万分惊喜,大笑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