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早就知道会有这天(2)

少都是定好的。不然只怕刚来的新人,能用奶油面包和香肠把自己活活撑死。

到后来,感觉以前差点撑死自己的伙食,也就这样。天天吃就习惯了。同时也是肚子里有一定油水了,饥饿感大幅降低。吃的自然少了。

整个下午和晚上卖掉的迪西馅饼仍然不多,大约二十张。不过一天卖掉一百二十张迪西馅饼,别说养家,就连未来买属于自己的房子,也可以在考虑之中了。

这可是一天八个银币的纯收益,一个星期就是五十多个银币,差不多一年一百五十个金币。

中产阶级的家庭也是有差别的,一年一百五十金币,差不多是一个分水岭,年收入五十金币到一百五十金币,只能算普通的中产积极家庭,吃个燕麦面包而已。

年入一百五十金币以上的中产阶级家庭,主食就会换成白面包。

晚上离开之前,爱丽儿告诉家人这一天的收益,并且劝家人偶尔买些白面包吃,免得只吃一样食物显得单调。

父母都觉得不可思议,以前一天家中赚的钱,差不多都换成伙食费了,剩下一点也要留着交纳房租。现在每天都有八个银币的顺收入,不过看着那一箱子铜板,似乎差不多是真的,不是梦。

爱丽儿临走前,将自己拿到的一百个金币的赏金留了一半在家中,自己留下了一半,虽然自己不知道要花钱买什么,不过身上有钱心里不慌。

比起爱丽儿,米兰达和爱莎,都将自家房子租到了迪西街附近,一南一北,距离很远的地方,开了两家迪西馅饼店。

如果说爱丽儿家的主要客人是码头工人和孩子的话,那这两家店的主要顾客就是城内的商人以及进出城的人员。因为这里是西区的房屋,房子比以前也更大一些,房租也达到了两个银币一周的高价。

这两家迪西馅饼店一个银币只能买到三张馅饼,四个铜板一张馅饼。

因为定位合适,西区每天也不缺少小商贩和进城人员,就算附近的商家住户,也愿意尝一尝新出的迪西馅饼。这两家几乎是每天做多少迪西馅饼都能卖出去,顶多晚上剩下三五张,第二天就当早饭热一热就吃了。

迪西馅饼的成功秘诀在于它的定位是快餐和特色小吃。

至于未来的竞争,倒也不怕,一个一辈子都没考过面包的人,会突发奇想突然开一家面包店来赚钱吗?当然不会,哪怕他知道全套的烤面包流程。

这个世界又没有新东方蓝翔之类的职业学院,也就不会出现用电脑操控挖掘机炒菜的大师傅来。

这个时代的手艺,哪怕瓦匠也是父子之间的师徒传承。

三个大骑士,结束假期之后,仍然做贴身女仆每天白天晚上伺候老爷。

现在家中开辟了珠宝店面之后,每天都有一个大骑士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