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五章五郡与子婿(2)

听着张虞浅尝辄止的言语,郭淮若有所得,说道:“既为营州之地,其郡岂能仅有三郡?故陛下欲令淮开边,重设真番、临屯二郡,恢复玄菟郡之疆域。”

“正是!”

张虞邀郭淮坐到榻上,说道:“乐浪以南为韩民,而韩民中有三国,即马、辰、弁三韩。浮海向东,又有一国,号倭国。三韩有国近七十,各不统属,多则万余口,少则数百口,共十余万户,识谷物,通织布,与华民近似。”

“据辽东使者言,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卿领兵至营州,当先安抚辽人,再揽流离之民,离间三韩诸部,以便率军图谋。”

“而在乐浪以北,有东濊诸部,各部自有君长,籍有两万户,其与高句丽同种。前汉时,濊人归降,世宗越设沧海郡,及一年而废,大山以东旧设七县,皆由渠帅统属。今下更属高句丽。”

“辽东以北为高句丽,其人性凶急,喜寇抄,旧有消奴、绝奴、顺奴、灌奴、桂娄五部,有户数万之众。汉衰以来,常掠辽东。公孙氏稍振威风,暂遏高句丽南掠之势。故卿出镇营州,除东征韩国复郡外,需灭高句丽,为我大唐扬威。”

张虞将辽东划设营州,可不说明面上好看,而是方便郭淮调动营州内部资源,不用经由远在关内的幽州刺史审批。

天下不会掉馅饼,张虞将营州军政大权交于郭淮,那便授予重任。北灭句丽,东征三韩,且肩负设郡之任,这让郭淮顿感压力。

见郭淮迟迟不回答,张虞笑了笑,说道:“经略营州之任重大,非凡将所能出镇。诸卿言非满、徐二将军不能胜任,而朕却以为伯济文武并济,足以胜任此职!”

“莫非朕错识人哉?”

话已至此,郭淮急忙答道:“陛下授予重任,淮当奋勇争先。但因高句丽强盛,韩濊作乱,欲一举而清营州之危,需深思经营之法。”

张虞说道:“营州计户四万有余,口有三十余万。故公孙氏举族归降,麾下大族、将校各拥部曲,伯济需先大治营州。及州内承平,拣选精兵锐卒,驱使士民效力,便能远征强夷。”

顿了顿,补充说道:“高句丽虽有五部,但王部已有更迭。涓奴部本为沸流部,因王莽乱政之际,扶余朱蒙南下,破句丽诸部,以桂娄部代之。”

高句丽与箕子朝鲜一样,同样发生权力更迭。东汉之前,土著句骊胡时期由沸流部称王,朱蒙为扶余逃难王子,句骊胡收留之。王莽杀句骊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