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91章 外放刺史(4)

之久。但和刘放稍有不同的是,孙资在中枢伴随皇帝的言语之间,却有时会夹带私货。

虽谈不上有罪,但也会使人反感一二。

比如,孙资曾在论及曹休和贾逵的纷争时,多有维护贾逵之意。

还有,在吴质回洛阳之前,孙资也数次在言语中对吴质有所诋毁。

曹睿当然可以贬斥孙资,但思来想去,吴蜀大敌当前,曹睿并不想使朝中的人心动乱。

少一些内耗,多一些安稳。

若孙资是个废物,那么贬了也就贬了。但此人的才华着实出众,值此用人之际,以孙资作为一州刺史,也算是人尽其用。

也兼顾朝廷体面。

见孙资领命的痛快,曹睿笑着说道:“孙卿可认识现任的兖州刺史王昶?”

“朕大约记得,你们二人是同乡。”

孙资点头应道:“臣是太原人,早年初次出仕之时,就是本郡司徒王允王公举荐。”

“王昶王文舒也是出自太原王氏,臣也只是在邺城时与王昶有过些许来往,已经数年未见了。”

曹睿说道:“南征之时,朕在寿春见过王昶,此人才学见识都算不错,当年也曾在先帝幕中任职。”

“刘卿,”曹睿看向刘放:“朕将王昶调入中书省,以其领‘中书侍郎’之职,来当刘卿的副手。这样可好?”

刘放面带微笑拱手说道:“陛下此番安排,自然是极好的。王文舒的才学臣早就知晓,让他进中书,正好也能发挥此人的才学。”

曹睿笑着颔首。

其实,曹睿的本意是好的。

孙资夹带私货,不适合再为中书之任,但也称不上是有罪。借着整理校事之时,将孙资外放为官,也是合情合理、人尽其用。

皇帝想给朝廷留几分体面,但臣子们却不是这般想的。

曹睿与侍卫们先回了书房,剩下三名侍中在与孙资坐着交接。

倚到躺椅上之后,曹睿将钟毓唤了过来,让其将此事与西阁、东阁传个话去。本章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