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92章 坐而论道(4)

武兴、汉中一线,未免太单薄了些。臣欲建议陛下,在武兴翻修一座关城,以此扼守武兴通往秦州与汉中之路。”

“在武兴修城?”

曹睿笑着摇了摇头:“朕是要说汉中防务,却不仅是说此事。”

“如今大势已定,朕与中军还是要返回洛阳去的。汉中该交给谁来镇守?将领和太守,都是要选择一番的。”

曹睿指了指堂中的司马懿和辛毗二人:“朕这两日与司空和辛侍中都聊过。汉中归属大魏之后,代替秦州成为了领兵前线。”

“他们都建议张郃来此镇守。”

曹真微微露出惊讶之色:“为何是张郃?”

司马懿拱手说道:“大将军,陛下与大军在秦州之时,原意是要将大军屯在秦州、屯在祁山。”

“现在汉中已得,难道不应让张郃移驻汉中吗?”

辛毗也出声道:“以大魏关西的形势,非张郃不能镇汉中,郭淮、陆逊等将皆不能为也。”

曹真眉头皱得更紧了,将目光从辛毗身上收回后,转头看向皇帝:“请陛下容臣思略一二。”

“不急。”曹睿从容道,并且挥手让虎卫给曹真递上了一小杯饮品:“此物唤作竹沥,乃是用鲜竹子制成,最能去火去燥。”

“汉中本地、来自蜀中之人贡上来的法子,朕也是第一次饮。大将军可以试试。”

“谢陛下。”曹真举起杯子一饮而尽,一股鲜竹香顺着喉咙直入,原本皱着的眉头也似乎舒展了些许。

曹真吸了口气:“陛下,臣还是以为张郃应该在秦州不动。汉中交给别人来镇守才是。”

这下轮到曹睿皱眉了:“为何?”

曹真反问道:“汉中该留多少百姓、才能供养起本地驻军?”

“若以臣看,不如只留阳平关、沔阳、南郑三座城池,其余城池尽皆毁掉。平日军屯、战时守城,不足粮草由秦州和雍州供应。”

“而汉中本地之民,尽皆迁到雍州去。雍州人少田多,正是需要民众的时候。”

曹睿轻轻敲着桌案:“大将军的意思是说,汉中的田地、城池就都不管了?只驻军?”

曹真从容答道:“正是此意,都不管了。汉中临近蜀地,又要临敌、又要治民,未免负担太重了些。”

“以迁代治,两难自解。”本章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