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5章 卢龙偏军(2)

北绕过辽泽了?”

曹睿看向刘晔:“刘卿想从北攻襄平、还是想去高句丽?”

所谓高句丽,可以指辽东再东的高句丽国,也可以指玄菟郡故地的高句丽县。

高句丽城的名字来源于高句丽部族,并不归属于他们。

刘晔拱手一礼:“陛下明鉴万里,臣就是想派兵前往玄菟郡高句丽城!”

“以辽东地理而论,公孙渊大军必然据守辽水畔的辽隧、襄平一带,正如守徐、扬必守合肥一般,绕是绕不过去的。”

“而臣所说的这支奇兵,正可绕道公孙渊大军东北侵扰后方,还可以联络高句丽国共同出兵!”

满宠皱眉道:“公孙氏在辽东已经三代,早在公孙度的时候,高句丽国就被公孙氏慑服。”

“彼辈边远夷类不识王化,如何能应大魏召唤从攻?”

刘晔淡定答道:“陛下,臣当真去过玄菟郡,当时还遣公孙恭手下给高句丽王送过信。”

“去年年底,臣曾遣人绕道玄菟之北给高句丽王优位居送过信。就在上月月底,春日稍暖之后,臣得到了优位居的回信!”

司马懿眼睛一亮:“刘将军是说高句丽愿随大魏同征公孙氏?”

“正是!”刘晔点头应对:“公孙氏威压辽东多久,高句丽、扶余这些部族就厌弃了公孙氏多久。以力迫之而无仁心教化之道,虽蛮夷亦不能归心。”

“优位居说得清楚,如大魏能出兵到玄菟郡,优位居自然会起兵响应!”

司马懿微微点头,再不多言。

方才满宠提出要走傍海道的时候,刘晔跳出来说要分兵,当时司马懿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满宠军略意见,并非他一人的意见。

从后勤来论,冀州各郡疏通漕渠北上运粮,又从青州大肆征发海船,这些都是傍海道行军保障后勤的重要举措。

从物资准备来论,雨具、工具、药品、舟船、铁锁、绳索从河北各地征调的各类物资,几乎都是为了在傍海道应对雨水河流做的准备。

换句话说,从傍海道进军,乃是枢密院、尚书台、以及河北各地官员的心血凝聚。

准备了半年多,哪能是说换就换的?

除非皇帝本人下旨明言反对,走傍海道已成定势,再难更改。

而刘晔提出走卢龙道的军略,很明显凝结了他本人在幽州三年的心血。在昌平城外迎接陛下之时,刘晔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