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章 合作与提防(2)

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部队的情况。

根本就不怕信息泄露!

只是对于重炮旅被调走划拨给第五战区李宗仁部绝口不提。

接下来,除了金陵之外,大部分视野都集中在了济南。

这也间接消除了太原会战失利带来的恶劣影响。

根据阎老西的电报,由于情况紧急,太原兵工厂只有10%的迁徙程度。

俞飞鹏给出的计划是让太原兵工厂整体搬迁到重庆,这个方案遭到拒绝之后,由阎老西自己进行搬迁工作。

根据中统密探记载,太原兵工厂巅峰时期拥有各类机械3800余部,兵工厂、火药厂工人1.5万余人。

月产75毫米山炮35门、各类口径迫击炮100门、3000-4000支步枪、机枪冲锋枪1000支、炮弹2万发、子弹420万发。

这还是没有三班倒的情况下,马力全开产量可以再翻一倍!

同日

日寇在申城重开申城兵工厂.

原来,在128淞沪抗战之后,根据协议,申城禁止开办兵工厂。

按道理,这些设备应该搬走可事实是仅仅封存在原地。

封着、封着就给忘了。

不过这个兵工厂较小,根据中统回报,预计月产步枪100支,各类弹药30万发,山炮2门。

至此,太原兵工厂、沈阳兵工厂、申城兵工厂皆落入日寇手中。

为日寇节约了大量运力与国力消耗。

太原、沈阳、申城三处兵工厂月产能达到了步枪9500支、轻重机枪300挺、火炮90门、子弹900-1000万发、炮弹5-6万发、手榴弹8-10万枚。

原先需要从国内通过海运,陆路长达上千公里的运输线,一下子缩短到了本土供应。

只可惜,这个消息除了高层少数人知晓,老百姓并不知情。

否则阎老西与少帅,恐怕要被舆论直接淹没。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从太平洋西岸起运的各式生产线已经在广州靠岸,预计1938年初,将在重庆附近新建超过50家各式工厂。

俞飞鹏给出的产能预计,勉强可以弥补三座兵工厂损失的产能。

而现在的问题,就是,只有汉阳兵工厂与零星其他小型兵工厂可以提供枪炮子弹。

这段时间,将会是整个抗战最困难的时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