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9章 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2)

是后来的英宗。

不过,养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儿子。

仁宗虽然如今年事已高,时常生病,但仍然没有下定立养子为储君的决心,心里还是存着自己生一个亲生儿子的念想......这也是人之常情,就是寻常百姓家但凡有希望也不愿意让养子继承家业,更何况仁宗要传承下去的是大宋的万里江山。

实际上仁宗担心的也挺有道理的,毕竟等他真龙驭上宾了,能不能混上“皇考”都得看人脸色,韩琦可是转头就建议英宗,立其生父濮王为“皇考”了。

这就是宋史上大名鼎鼎的“濮议”,前后吵了整整一年半。

当然了,英宗此举也是有原因的......宝元二年仁宗的亲生儿子豫王赵昕出生后,被仁宗从小当儿子养的赵宗实就被赶出宫了,回到了生父赵允让身边。

再到庆历三年豫王赵昕早夭,中间可是过去了整整四年。

历经此事,赵宗实如何能与仁宗亲如父子?仁宗心里自然也生了层隔阂。

而仁宗无子,也确实这些年闹出了不少乱子。

就比如几年前发生的“假皇子案”,有个叫冷清的年轻人在开封城内公然吆喝,自称自己是仁宗流落民间的皇子,并拿出龙凤兜肚为证。

此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宋仁宗得知后命开封府尹钱明逸审理此案,钱明逸根本不敢查,最后还是包拯接了锅,去查的案子。

结果就是包拯通过反复调查冷清的背景和物证,证明了冷清母亲出宫时间与怀孕时间存在矛盾,冷清不可能是皇子。

不过这案子虽然结了,最后还是闹得市井间流言蜚语四起。

再加上仁宗本人就经历了“狸猫换太子”一案,晚年又是如此,实在是有些悲凉。

但说回眼前,士大夫们不管这些。

对于士大夫们来讲,皇储是不是仁宗的亲儿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赶紧立一个,免得仁宗哪天要是真的一病不起,又重演陈桥故事。

而说到陈桥故事......士大夫们也难免不联想到如今那位威名赫赫的大宋战神,已经位列武人之极的狄枢密使。

“枢密院那位呢?”

“没有态度,能有什么态度?敢有什么态度?”

张方平笑了笑:“狄青又不是傻子,他本就身处风口浪尖,大宋都多少年没出过这般煊赫的武人了?这时候要是敢建议立储,那将他一手拔擢到这个位置的官家怎么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