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5章 挺身而出(2)

地丘陵居多,粮食产量非常有限,一旦上游四川盆地内的粮食供应断绝,暴雨始终不停,本地存粮又能支撑几日?

恐慌之下,囤积居奇几乎是必然的。

更何况,地势较高的州学里面的积水情况都这么糟糕了,地势较低的泸川城中的情形更是可想而知昨天就听泸川县的同学说,街巷早已成了溪流,低洼处的房舍更是已遭没顶之灾。

陆北顾的思绪有些飘忽,他想起了史书上关于嘉祐初年的零星记载,这连绵的暴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北方普遍暴雨导致洪灾后,降水开始了向南移动。

实际上,仁宗朝后期天灾频仍,水旱蝗雹轮番上演,国库本就捉襟见肘,张方平复任三司使,正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试图挽狂澜于既倒。

而眼前泸川县的困境,不过是整个大宋财政困局和民生艰难的冰山一角。

“蹊田夺牛。”

陆北顾脑海中又闪过欧阳修那辛辣的评语。

庙堂之上,诸公为了权位,可以抓住任何一根稻草攻击对手。

而相比于这好歹还能吃上一口饭的州学,在这被洪水围困的城池中,真正煎熬的,是那些为了一口活命粮而忧心如焚的人们。

“想什么呢?快倒水!”助教的催促打断了陆北顾的沉思。

他回过神来,用力将一盆浑浊的雨水泼向学舍外早已饱和的沟渠,水花四溅,旋即又被更大的雨幕吞噬。

又不知道干了多久,眼见中舍生们体力都几乎耗尽了,积水水位的威胁暂时也没那么大,助教让众人赶紧去吃饭。

膳堂里的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几天前明显下降了,显然州学内的食材储备也有些告急。

吃了口没那么热乎的饭,陆北顾走出了膳堂。

雨,依旧狂暴地下着,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

而一种比雨水更冷的寒意,悄然爬上陆北顾的心头,他心中那份穿越者独有的“先知”能力带来的沉重感越发清晰。

他知道历史的大致走向,知道庙堂的暗流汹涌,甚至知道某些关键人物的命运节点。

但这滂沱的雨水、飞涨的粮价,却比任何史书上的记载都更真实、更迫切地敲打着他的神经。

——他必须做些什么了。

回到中舍的学舍,陆北顾找到助教。

“助教,此前李判官让我今天去见他,我须得出州学去州衙找他一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