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3章 能赚钱的飞机才是好飞机(2)

项测试,能够提高试飞效率,还能节省经费。”

节省经费?!

听到这四个字,所有人都动容了。

这简直是诱惑啊!

985厂什么都缺,最缺经费,再不开源,上万名职工真的要饿肚子了。

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研制团队是一块钱掰成两半花,甚至许多人倒贴。

这时,一名中年人陷入了沉思。

他往前走了两步,李干看到了他,顿时微微一愣。

这人很面熟啊。

突然,他脑海里跟爆了一颗手榴弹一样——这不是年轻版本的宋文忠宋总工吗!

三代机的总设计师、四代机的奠基人,东大现代战机的引路人!

不,这是年轻时的宋总!

“李干同志,你的想法很新颖,请你详细说一说你的完整试飞理念。”

宋文忠求贤如渴的样子。

李干平复了一下心情,将前世的试飞办法的框架以及流程,立即做了一个详尽的讲解。

末了,他用一句话简短的话道出了试飞工作的原则。

他道,“试飞的根本原则,是想尽一切办法将飞机的所有极限飞出来,勾勒出完整的飞行包线。”

所谓飞行包线,是指以飞行速度、高度、过载、环境温度等参数作为坐标,表示飞机飞行范围和飞机使用限制条件的封闭几何图形。

即,在图形范围内飞行是安全的,超出了该范围,则表示所进行的飞行动作属于危险操作。

换言之,李干踩刹车开加力蓄能蓄能起飞(类似汽车弹射起步),发动机却扛不住压榨出了问题,而这样的操作是用户明确提出的要求,这说明发动机的性能无法达到用户要求。

他一说完,宋文忠看他的眼神就完全不一样了,就像是看到了什么宝贝似的。

宋文忠双手紧握着李干的右手,重重地摇晃起来,说,“李干同志,你说得太精辟了,一针见血,讲出了试飞工作的根本。希望我们以后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将歼七的出口项目完成!”

李干看着此时还不到五十岁的宋文忠,感慨万千,他真心实意地说道,“宋总,别的我不敢说,但是,只要能过了我这一关的飞机,就一定是好飞机。”

好大的口气!

杨副厂长哈哈一笑,道,“小李,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说说,你对涡喷7发动机的改进有什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