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14章 漏油的液压杆(4)

考,他问道,“确定是晨光厂提供的?”

李干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说,“我经常往车间跑,很多零部件生产厂家和具体批号,我都记在脑子里。”

他的太阳穴和身体素质一样,飞得越多越强,简直奇了怪了。李干甚至把歼-7e所有的供应商以及相关产品的型号、参数都背了下来,可谓是滚瓜烂熟。

为了做好军代表这个角色,李干是下了苦功夫的。

洪海涛微微点头,缓缓说,“舍近求远从东北的工厂找供货商,这就有问题了。”

一个飞机制造厂就是一个产业的核心支柱,尽管此时还没有产业链的说法,但实际上是存在的。

围绕着985厂,以天城市为中心,周边五百公里范围内,一定有能够支撑起该厂的配套工厂。

当年的大三线建设不是瞎几把建的,是根据产业布局,配套着来建的。

有钢铁厂,附近就必定有发电厂,有发电厂。

围绕985厂的配套厂,方圆五百公里上百家。

根本不需要向几千里之外的晨光厂订货。

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良久,洪海涛说,“正常形成报告,这件事情,我私下里和杨伟提一提,让他们内部查一下。”

李干琢磨着说,“晨光厂是211厂的老配套厂了,我总觉得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

洪海涛微微皱眉,“你的意思是,这里面涉及两个厂子的矛盾?”

李干说,“只是一种直觉。前些天我和以前的中队长通电话,211厂的歼-8项目进展相当缓慢,三机部对武达民团队很不满。洪总,你忘了,上个月,空军正式向最高统帅部递交了研制新型先进三代机的报告。”

洪海涛寒着脸说,“为了争夺三代机项目,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草菅人命,会断送歼七出口这个项目,还会影响我们国家的声誉。我看,他们没这个胆子。”

李干心道,武达民那帮人,他们敢将仅仅进行了100个小时地面测试的发动机,写成已经装机试飞上千小时的型号报上去,这帮人已经没有了底线,什么做不出来?

但这些未卜先知的话,只能拦在肚子里。

不行!

这个事不能这么算了。

李干当即提出请求,他说,“洪总,有问题的零部件出现在歼七出口项目里,我们军代处有责任追溯问题的根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