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奉命。太子如今随时都会出宫巡视各处,朝中难道便不管不顾?老夫觉得,不论是吏部还是兵部,亦或是户部,甚至是刑部、都察院,也都要动一动,有所表示。”
老严头现在确实很有些受伤。
朝中如今对皇帝和太子出宫巡营多有不满,顺带着对提出这个意见的自己,也指责不少。
昨日旨意下来,自己在家里,本想喝口茶歇一歇,却不想连儿子都跑过来明里暗里责怪了一番。
可若是不满足了皇帝巡视京营。
难道还能真让皇帝跑去九边巡视?
如今让吏部、兵部,甚至是户部、刑部、都察院都动一动,无非是想要平息朝中对自己的指责,各部衙门都出人往京营里走一趟,能遮掩的就遮掩,能拿出来摆在台面上的腌臜就亮出来晒一晒。
总是要对上、对下都有个交代。
内阁值房里,气氛稍稍有些沉重。
张治也没了什么劝说的念头,无非是等太子再长大一些,朝中再多一些忠良,到时候再做打算罢了。
话分两说。
内阁里头相对无语,而在宫外各处,却是热议不断。
靠近城北德胜门,毗邻积水潭与什刹海的发祥坊内。
坐落着一座营造煊赫,门第巍峨的府邸。
府门上疏敕造成国公府描金大字,门前功勋武将仪仗琳琅满目,往来行人无不是高官厚禄,少有寻常百姓过路。
而在今日。
这座成国公府前,停下的车马轿子比往日更多了些。
但这些来者,却大多都面带遗憾和担忧的未进公府之门,便姗姗离去。
而在成国公府内。
前院正厅。
如今方才三十五岁,正值壮年的现任成国公,加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衔的朱希忠,正座于上。
在他的身边,其子朱时泰正穿着轻便潇洒的曳撒,侍奉在旁。
而在厅内,另外还端坐着两人,皆穿着戎服。
早已闻旨赶来成国公府的现任保定伯、坐五军营右哨的梁继藩目光中透着担忧,看向朱希忠:“国公爷,太子殿下不日便要出宫巡营,您当真处之泰然?”
两家都是起于成祖皇帝靖难,关系比之旁处更亲近些。
与保定伯梁继藩坐在一起的,则是同为靖难功勋后裔,出自成安侯府的郭应乾亦是面上堆笑:“国公爷,皇上如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