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6章:三王批语,处置和调令(本卷终章)(7)

着一口大碗,朝着周围吆喝。

他叫黄朝阳,乃是耒阳军的六品都尉,也是冀元秋的得力干将。

黄朝阳完全就是冀元秋的提线木偶,仗怎么打,打哪里,黄朝阳全听冀元秋在大后方指挥。

为什么?当然是有好处啊。

冀元秋跟黑龙军关系匪浅,耒阳军跟在黑龙军屁股后面做事,妥妥的顺风仗。

对于他们这些弱一些的军队来说,即便是跟在黑龙军身后分到些汤喝,那也足以吃个五饱六饱。

喝了个开场的三杯,黄朝阳便退出宴席,不再和众将士一起,而是来到城主府后方一处花厅。

黄朝阳走进去花厅后,周围的帘幕被拉上,上面还有一些符咒隐藏其中,隔绝偷听。

内部则是早就摆好了更为丰盛的宴席,不过座位却只有三个。

除黄朝阳之外,便是耒阳商会的会长易志文,以及他的儿子易志杰。

“黄将军,恭喜将军旗开得胜,满载而归!”易志文和儿子,也着了甲。

只不过他二人这套装束,颇为花里胡哨,带着南蛮军队的部落风格。

“多谢易会长。”黄朝阳不敢怠慢,弯腰降杯。

因为他是冀元秋的狗,但这位却是冀元秋的合作伙伴。

他一饮而尽,见易志文也喝完,点了点头,这才坐下。

“易会长来时,可还顺利?”黄朝阳小心翼翼的问道。

“放心。”易志文点头道,“我借的是一支奴儿军的名额,下次开战,这支奴儿军就会牺牲。”

奴儿军,是归化的蛮军统称。

大周在进攻的时候,也收俘虏,当初赵兴在火龙关就曾以夏靖的名义,接受了庞光耀的投诚。

庞光耀后来成了正式武将,但他这种待遇,只是个例。

实际上,大周对蛮将、蛮军,颇看不起,主流思想便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归化政策,明确规定,投降的俘虏,编入次籍,不算正式的周民。

之后若有立功者,可酌情转正籍。

但蛮军蛮将,立功条件也相当苛刻,正常大周将士,砍一个人头如果是100战功,那蛮军蛮将,就只有50战功,甚至更低。

若没立功,只投诚过来的?

得两百年后,孕育几代人,完全认可大周,把自己当大周人了,才会获得正籍。

也就是说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