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感应过地脉,没有山法,仅仅是一法相,便有这种好处?赵兴都有些惊讶。
这证明匡川是真找到了冥古山,而并非瞎编的,否则不至于有这么大的效果。
就在赵兴以及其余山主都在钻研时,祭坛上第二位神将出手了。
~
神力光辉笼罩整个法界,好似给盖上了一道封印。
接下来就无法感应到任何的道韵。
法不可轻传,匡川的法已经算是太古之丘的核心级别,不能随随便便就让人学了去。
第二次被打断,赵兴心中也非常不爽,不过没办法,如果真是冥古山相关的法术,岂能白给外人学了去?
此时的匡川,头顶出现了一本冥古山经。
山经上有立起来的文字,标注着三法的名称:
一为冥古山知见法,即前往冥古山的路线,以及见到冥古山的法术。
要征服不可知之山,都必须创出知见法。
否则别人去不了,到地方了也看不见。
二为冥古开山法。
匡川之前的讲道中,提出冥古山是一座‘不周山,即它不与外界交换,是不存在‘周天循环’或者阴阳循环的。
绝阳极阴,不与外界交互,这个外界当然也包括人。
这也是绝大多数‘不可知之山的特性。
独特的性质,使得整座山被施加了一层天然形成的‘封山法。
必须要有开山法,才能登上去。
否则即便是会知见法,看得到,也摸不着,不可能入山上去。
第三为玄阴地变法
地变法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类似于侯变法,变成沙土岩石,当然这是种渐变的过程,一开始只是被冥古山法相包裹,形成一副‘山铠。
二是结合‘地炼法或‘山法’,不作用于己身,而是作用于山之法器,或者战斗环境,攻击敌人。
然而还有更多的光芒出现在道书中没有显露出来。
看得赵兴和一众山主都心痒难耐。
匡川在冥古山必然待了很多年,不可能只创造出三种法术。
他是半神,肯定会创造出地宫、地藏、地通、裂土、山法等。
可是神将们不允许匡川泄露。
倒不是防着赵兴这些山主,而是防着外人。
以不可知之山创造的独特法门,必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