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75章 舅舅当宰相!(3)

杨时赞叹李纲反应迅速,附和道:“官家,臣附议。”

吴敏和徐处仁也齐齐表态,都大肆的夸赞刘韐,说刘韐履历足够。

如今的岳飞,都还曾是刘韐的部下。

之前,刘韐在真定府抵御金人,取得了胜利,更是知兵善战的人。

一个个宰相很激动。

自从皇帝提高武人的地位后,政事堂就管不到武人的事情,无法插手枢密院,更无法插手三衙禁军。

现在有了机会,自然愿意介入。

赵桓对刘韐的印象也很好,刘韐是文武双全的人。

实际上大宋的文官中,的确有能文能武的文官。

毕竟,文官不是一小撮,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这么多人中,自然有挺直脊梁的人,不可能都是投降派。

关键是刘韐忠心。

赵佶当皇帝的时候倒行逆施,地方民不聊生,刘韐看不惯,干脆挂印辞官,游学去了。

等游历的时候,遇到地方困难,需要他做事,又转入朝廷做官。

历史上,徽钦二宗被掳后,刘韐自杀殉国。

而且,刘韐是赵桓亲手提拔起来的,不可能去支持其他人。

这样的人赵桓放心。

让刘韐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赵桓不担心有什么影响。

赵桓一副爽快的姿态,说道:“刘韐接任殿前都指挥使,执掌殿前司,朕没意见。不过王宗濋的年纪不大,不能直接卸任,得有一个合适的官职安置才行。”

李纲说道:“官家,殿前都指挥使调任枢密院,担任枢密副使,也合情合理。”

赵桓摇头道:“不合适,这样平调过去,等于是打压王宗濋,岂不是显得朕凉薄吗?”

李纲眉头微蹙。

赵桓直接否定,摆明了是早有想法的。

李纲问道:“对于王指挥使的安排,官家是怎么想的呢?”

杨时、吴敏和徐处仁也齐齐看过来。

一个个眼神中,莫名的多了一丝的紧张,都担心皇帝要搞出幺蛾子。

赵桓笑眯眯道:“要安置王宗濋,得给他一个比较好的身份,既安了王宗濋的心,也不会让人说朕凉薄。”

李纲只觉得左右眼皮都跳起来,总觉得危险临近,问道:“官家的想法,是安排王宗濋担任什么职务呢?”

赵桓笑道:“让王宗濋入政事堂拜相,以少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