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3章 教授是超人(6)

作为苏联顶尖的火箭引擎设计师,瓦连京早已习惯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但内心的波澜却难以完全掩饰,因为阿美莉卡的进度太快了。

原本他们以为阿美莉卡要在1968年才能完成独立登月。

结果足足提前了两年。

而他们的提前登月是运气和合作的产物。

这次阿美莉卡不但没有用联合登月的技术路线,反而用了一条新的,指令舱分离又会和的路线。

用新的技术路线,时间还提前了。

这给苏俄航天局造成了巨大的震撼。

格卢什科的脑海中闪过教授在卡纳维拉尔角控制中心里意气风发的画面,心中不禁生出复杂的情绪:教授虽然是对手的最大威胁,但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能力超群,然后己方还失去了科罗廖夫。

米申问道,“格卢什科同志,关于n-2火箭,你有什么想法吗?”

格卢什科缓缓抬起头:“米申同志,抱歉,我认为还是那个道理,n-2火箭的30个引擎,短期内很难解决。

科罗廖夫是伟大的,但他不是神。

他留下的图纸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要造出n-2,我们有太多问题要克服,而现在我们面临严重的人手短缺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和nasa竞争,我们缺乏教授一样的顶尖人才。

我们很清楚,无论是你还是我,又或者是其他的工程师,我们都无法和教授比。

工程师数量是其次,最顶尖的工程师则更为重要。

狼群依赖的是头狼。”

这里的n-2,其实是原时空的n-1.

前两年,苏俄在科罗廖夫主导下,紧急搞出来了n-1,那玩意只是一个简易版的n-1。

原时空的n-1,运载量有足足95吨。

能够将95吨的物质运送到低地球轨道,将33吨的物质运输到月球转移轨道。

格卢什科和米申都很清楚,想单独登月,研究出n-2是必须的。

光靠n-1,大概率就是能上去,然后回不来。

过去你这样搞可以。

但在阿美莉卡已经成功单独登月,送了两个人上去,还把两个人都接回来的今天,再搞这种单程票显然是不行的。

这样搞,压根证明不了苏俄的科技实力有多牛逼,反而会起副作用。

“我们不能永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