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52章 克里姆林宫的争论(4)

震惊与哀悼,以维持中立形象。

同时,指示克格勃加强对黑人的招募,利用阿美莉卡种族矛盾深化内部分裂。

敬礼,

阿纳托利费奥多罗维奇多勃雷宁

苏俄驻美大使”

多勃雷宁写完之后,反复斟酌修改,确保没有纰漏,最后才誊抄到专用信纸上,用外交信封装着,在上面印上火漆,确保中途不会被人拆开。

消息传回莫斯科之后,克里姆林宫的诸位深感不安。

过去v就像是笼罩在白宫头上的幽灵,现在这个幽灵再次出现,这回是朝着苏俄去的。

“当年关于胡佛的情报就是v提供给我们的,对方提供情报后,胡佛仍然在联邦调查局局长的位置上坐着,v不可能猜不到胡佛私下和我们达成了合作,这次v用如此酷烈的手段对胡佛进行清洗,这不仅仅是在打白宫的脸,更是在打我们的脸!”

安德罗波夫一脸严肃,语气冷酷,整个人体现出执掌kgb的无情。

葛罗米柯补充道:“我们怎么确定他就是v而不是其他人?

v的面具到处都是,试图扮演v的阿美莉卡人更是数不胜数,至于当年提供给多勃雷宁打电话的时间固然只有v能知道,但你怎么能保证v没有把这个情报提供给其他势力?

连胡佛的绝密照片他都能提供给我们,关于他和多勃雷宁的情报又能算得了什么?

我们现在真的能确定这次的v就是上次的v吗?”

白宫的日子固然不好过,但克里姆林宫的日子也未必就能好过到哪里去。

这里主要是因为布拉格之春,布拉格之春和刺杀教授这两件事彻底破坏了苏俄在自由阵营的形象。

苏俄用武力干涉了捷克斯洛伐克内部事务,将军队开进了布拉格,来自华约的军队占领了绝大部分捷克斯洛伐克的城市。

在军事行动后,捷克斯洛伐克又重新回到了“正常轨道”上来。

杜布切克在回忆录里提到:“我的问题在于,我没有一颗能够预知苏俄入侵的水晶球。

事实上,在1月到8月20日之间,我从不相信会发生这种事

这件事看上去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就平息了,但它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此之后,苏俄在自由阵营的情报获取难度骤增,知识分子们对苏俄再无信任,尤其是西欧。

而刺杀教授这件事,无非是再往自己头上领一个黑锅罢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