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52章 克里姆林宫的争论(7)

夫率先开口道:

“各位同志,克里姆林宫在1959年就批准了ogas的初步构想,1962年三层网络系统设想完善,克里姆林宫正式同意ogas项目的推进,同年东欧四国,联合研发计算机硬件,包括基于控制论的计算模块和数据传输设备。

现在,它已在苏俄本土和部分东欧试点,包括基辅的控制论研究所。

通过displan对话式计划计算系统,我们实现了实时优化资源分配,支持数学模型如线性规划和动态优化,实现行业间平衡,甚至模拟经济情景,从国家到企业的多级规划。

这不仅仅是技术,它能让指令型经济更灵活。

我们希望获得克里姆林宫方面更大力度的支持,这里的支持不仅仅是财政上的,更是自由度上的,我们希望计算中心能够建立在东欧本土,而不是每次都要到莫斯科完成计算.”

财政部长瓦西里加尔布佐夫打断道:“荒谬!尼基塔的批准已经够冒险了,现在还要给东欧更大的自主权?

如果我们把顶层计算中心移到基辅,那莫斯科的控制怎么办?

他们会用它追求‘独立’!

ogas不能让他们随意搞自动化网络!经互会章程第15条允许技术共享,可那是以莫斯科为核心的!”

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格鲁什科夫提到的是克里姆林宫同意,而财政部长加尔布佐夫提到的则是尼基塔同意。

这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双方的意见。

后者显然借着提醒列昂尼德,这可是尼基塔的项目!

格鲁什科夫站起身来,他的手指在报告上快速比划着网络图表。

“部长同志,我想这是误会!

ogas基于控制论原理,使用现有电话基础设施实现宽带通信和消息切换。

它不是分散权力,而是加强整合。

如果我们给予东欧四国更大的自主权,比如允许他们在本地中层中心进行独立规划,甚至把顶层计算中心放在基辅的研究所,那将展示我们的信任。

基辅靠近东欧,便于数据流动,从乌克兰的煤矿到波兰的造船厂,一切实时运转,甚至逐步过渡到无货币经济。

自1962年同意项目推进以来,莫斯科方面已与东欧四国联合研发计算机,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控制论实验室贡献了先进的模拟算法,东德的德累斯顿工厂提供了高效的晶体管组件,波兰的华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