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55章 古怪的大火,李爱国抽丝剥茧(7)

黄厂长感觉到这事儿有些难办,看向李爱国说道:“爱国同志,现在该怎么办?”

“现在马上把刘副厂长也羁押起来!”

李爱国也清楚现在的证据并不足以控告刘副厂长和刘财务。

但是,有枣没枣先打三竿子,总没错。

还有,这样也可以避免刘副厂长潜逃。

黄厂长的神情却也有些为难,“刘副厂长的大舅哥是总局的张主任,我怕.”

李爱国总算是明白,像方便面厂这种三线厂为什么总是效益不佳了。

刘副厂长有这么靠山,黄厂长平日里也得忌惮他几分。

只不过,李爱国认准的事儿,绝对要办到!

李爱国沉思片刻,道:“请机务段武装部介入,以恶意破坏方便面厂,企图破坏经济建设为名义,抓刘副厂长!”

此话一出,周克双眼放光:“如此一来,就算张主任想要介入,也得顾全大局。”

机务段武装部因为经常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所以并不受总局的直接管理,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外人干扰。

黄厂长没有想到李爱国竟然能动用机务段武装部,愣了片刻后,将刘副厂长的家庭住址交给了李爱国。

京城的住房一直很紧张。

为了缓解住房紧张问题,49年之后,内城的东西城四合院变大杂院,经常一家七八口人挤在两间屋子里。

各种部队大院也在西郊抓紧建设起来。

这些空、海、总后大院都在郊区空旷地带,大院内设施完善,自成一体,解决了大部分进京军队干部的住房问题。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除了修建部队大院外。

在城墙外、城根关厢一些空地上,曾仿兵营排房的形式,抢建了一批平房。

一排排光亮瓦房,房前是几家共用的院子,院子中间是一根自来水管,这应该算是当时的小别墅了。

能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大工厂的老技术工人和高级领导。

位于第二排角落的平房里,刘副厂长肥硕的身躯将沙发压得吱吱作响,

他的心情跟屁股下的沙发一样郁闷。

刘副厂长本名刘海山,在解放前本是‘野茶馆’的小伙计。

“野茶馆”多设在城外四郊关厢附近的三岔路口或靠近大车道的地方。

村落中的人家,临街盖上三四间瓦房或草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