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26章 黄婧跑小交路,最后一课,暗影再现(4)

拉响汽笛,启动火车。

呜呜呜.狂吃,狂吃,狂吃火车头拉着三千多吨原木沿着乌黑的铁道轨道呼啸而去。

自从行车开始后,陈处长就一直紧盯黄婧的操作,但是任由他再仔细,也没能发现有不正规的操作。

及时降速、按照规定踩踏踏板,还时不时跟副司机沟通,了解前方的状况,这就是个标准的火车司机啊。

陈处长又让那些考官们考核黄婧规章制度。

几本厚厚的规章制度被黄婧背得滚瓜烂熟,连标点符号在哪个位置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考官们只能在打分表上给出了满分。

不过陈处长并没着急,行车不比定点考核,路上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只需要慢慢等待就可以了。

果然,火车通过采育站后,进入了一段隧道。

俗话说,行车两大苦,一个是夏天的热,一个是过山洞的“呛”。

每次过山洞,随着“咚咚咚”三声气阀响,司机室总是被水蒸气和煤烟笼罩,司机、副司机、司炉会被呛得喘不过气来。

整个人不但变成了“非洲朋友”,衣服也被煤灰汗水弄成了“油包”。

所以这条线因为有三个连续的隧道被称为被戏称为“劳改线”。

一般男火车司机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女司机了。

陈处长眼睛紧盯黄婧,只要黄婧在此过程中受到影响,就会记录下来。

只可惜,他又失望了。

黄婧跟着李爱国跑过那么多趟火车,早就习惯了火车司机的艰苦生活。

连续穿过三条隧道,她本来白皙的小脸沾满了煤灰,整个人的精力却依然集中在行车上。

陈处长也开始怀疑这次针对黄婧,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就在这时候,副司机报告道:“正司机同志,请注意,前方进入长上坡路段。”

黄婧眼睛紧盯仪表盘。

列车运行中,锅炉气压应保持在14—15千帕,水位应保持在70%。

现在长上坡路段才过了一半,锅炉气压就降到了13千帕,水位下降到了50%。

黄婧命令道:“副司机同志,帮助司炉工铲煤,司炉工同志请你增加铲煤量。”

二两煤懒散习惯了,拎着煤铲子有一铲子,没一铲子的往炉膛里铲煤,即使听到了黄婧的命令,还是懒洋洋的。

没长眼见此状况,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