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32章 事故调查的事儿还没完,随车吊的设想,贾家要当缺粮户(5)

这小曲是沪剧芦荡火种中的唱段,这是魔都人民沪剧团在1958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故事。

王副主任特别喜欢里面反派刁德一的台词。

当然,一般情况下他也只是私下里哼唱一下。

李爱国设计随车吊装设备的计划进展得倒算是顺利。

这吊装设备的结构并不复杂,只需在车皮上方焊接一个龙门架子,再安装几个电动葫芦即可。

动力方面,可以使用柴油发电机,或者借助火车自身的动力来发电。

“万事俱备,现在只需要电动葫芦了。”

傍晚,李爱国放下钢笔,将图纸装进帆布包里,钻进了温暖的被窝里。

陈雪茹轻轻贴了过来,她现在肚子已经很大了,行动的时候格外小心。

“预产期还有几天?”李爱国的手掌贴在小陈姑娘的肚子上。

感觉到里面的动静,觉得自己这个丈夫当得好像有点不合格。

“也就半个月了。”陈雪茹往李爱国身上蹭了蹭,温柔地说道。

“半个月要不然,请一段时间假吧?”李爱国建议道。

“不行啊,现在街道办的工作太忙了。

上级刚运来一批椰枣,这次不通过供销社售卖。

而是要直接发给缺粮户,我们正在忙着统计缺粮户的名单呢。”

陈雪茹此时满是干事业的热情,一脸坚定。

李爱国笑了笑,没有再多劝。

生孩子这事和个人体质有关,在这个年代,女人们的身体大多比后世的要强壮些。

“对了,今天你不在家的时候,周车长来过了,还带了两斤小站稻米。

说是感谢你帮了他们包乘组,我就收下了。”

陈雪茹正准备睡去,突然又想起一件事。

“收下吧。”

李爱国也不是那种死板的人。

平常的人际交往,就算是上面知道了,也不会阻拦。

“还有啊,现在外面购买的粮食已经运抵了京城。

区里面让各个大院把缺粮户名单报上去,其他大院的管事大爷都已经行动起来了,咱们大院怎么没动静呢

你困了吧,赶紧睡。”

陈雪茹还想继续唠叨,见李爱国已经开始打哈欠,有些心疼,便坐起身来把台灯关掉了。

夜渐渐深了,四合院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