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 五亩换大奔第一期(8)

体系川西高原试验站的谢红江同样刚看完了五亩换大奔。

如果说西南缺土壤,黄土高原缺水,那青藏高原就是缺积温。

如果积温达不到,有些品种就不能成熟。

这是个尚未开发的产区。

但谢红江一眼就相中了嘉禾的瑞阳,无他,早果、丰产、晚熟,这似乎很适合林芝。

他也打下了一条评论。

“好!”

郭阳一条条的扫过这些评论,心中有点讶然。

这才多少时间?

就至少有了数十条评论。

评论里也多是叫好的声音,也有冲刺的宣言,当然也少不了质疑。

郭阳发现他低估了五亩换大奔的影响力。

于是关掉视频后,他又去农友圈看了看,发现这里也早就遍布各种有关五亩换大奔的讨论。

“五亩换大奔,这名字听着就提气!”

“频道里有up主上传视频了,我看到居然还有养蚯蚓的,听说是嘉禾的有机肥生产基地,还真是讲究。”

“更神奇的是还有人下单蚯蚓有机肥了呢!”

郭阳更惊讶了,他翻看着视频页面,不知不觉间竞多了这么多视频内容。

他还看到了谢时杰所说的热度很高的视频:现代农业种植和收获苜蓿。

播放量已经上万,评论数也已经过百。

“支棱起来了啊!”

“视频版块没开通多久吧!”

连续两声感慨,郭阳意识到是惠农的社区生态建立起来了,农技学堂,农友圈这些都有聚集作用。

视频一出,自然能快速转换,也吸引了很多对农业感兴趣的人群。

郭阳又看了看五亩换大奔的其它视频,这里稍显冷清一些。

就在这时,张伟也回复了他的信息。

“忙不过来啊,阳哥,哪有时间弄视频!”

一时之间,郭阳愣了愣。

农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时间发酵。

农业也是条不归路,唯有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能抽出时间来拍视频的人本来就少,很多老农人别说拍视频了,可能上网都不会。

但营销和炒作也是精品农业的精髓之一。

还好,随着向天山的小团队开始在全国活动,日积月累下,这个版块也能成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