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九章 粮食再增产的信心(3)

,小麦1.3亿吨,玉米2.24亿吨。

如果再加上大豆的预估产量5052万吨,此外,薯类的产量约3000万吨。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创纪录的6.4亿吨。

世界人均粮食标准是400公斤,而目前国内大约是479.4公斤,超过世界人均标准79.4公斤。

还如一些高粱、小米等小杂粮没算进去。

总的来说,养活国人完全不成问题。

但郭阳看到这些数据后,不自觉就面色严肃起来,他这一变脸,江文和祁子文察觉后,也不由坐直了身体。

其实郭阳是看到粮食总产量6.4亿吨后,突然惊觉好像后世国内巅峰时的粮食产量不止6.4亿吨。

好像是多年总产在6.5亿吨来着?

他折腾了这么久,粮食总产量竟然还没有超过前世。

按调研报告的推测,如果华夏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饲用玉米和大豆将不能满足需求。

他皱眉思考了会儿,当看到大豆的产量5000万吨时,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玉米单产远高于大豆,而国内因为种植结构调整,大量的玉米地改种为大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结果。

虚惊一场过后,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份调研报告是有理有据的。

当前国内的粮食消耗潜力还没达到最大,当达到最高峰时,现有的玉米和大豆产量的确不能满足需求。

那么粮食增产的速度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吗?

普遍观点是很难。

今年虽然有七八千万吨的盈余,但明年又要轮作休耕,经济也在恢复,粮饲消耗量都在增加。

所以,大多数人的判断是明年粮食出口又要收紧了,可能往后都是如此。

当消费量再次大于总产量时,可能又要做出取舍,放弃部分大豆种植面积,保障玉米供应。

“这份调研做得很详实啊!”郭阳感叹了句,又看了看报告的署名:苗一封,夏绮。

等候多时的江文松了口气,说:“老板认同了先建设3~5万吨级的泊位?”

郭阳摇了摇头,在江文不解的神情中又喝了杯茶,才说道:“10万吨级的泊位是需要的。”

他又挥了挥手中的调研报告,“至于这份调研,确实很有东西,但也忽略了一些要点。”

江文满脸讶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