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七章 年后工作(6)

并且都找上了方晓章。

刚果(金)的粮食、水果、油棕也略有起色,金沙萨附近的政局也比较稳定,赤道省姆班达卡市的油棕也种了下去。

郭阳点头,耕地非粮化其实很早就有了,只是目前一直不严,但嘉禾也不会去碰。

方晓章顿时眼前一亮。

这证明嘉禾和中化的合作,是真正的双赢。

方晓章用铅笔指了指圈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

郭阳将其称之为野蛮生长。

方晓章等人倾向于先完成优势地区的扩张和推广,也即干热河谷地区,而不是高寒的青藏地区。

矿产和能源虽然能带动经济的发展,但也给当地的生态和环境留下了严重伤害。

因为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也凸显了出来。

这玩意未来会越来越便宜,对西南能源林的发展倒是一桩好事。

郭阳让祁子文拿来地图,在桌子上铺开,同时电脑上也打开了卫星地图。

郭阳沉吟:“市场现在不是问题,扩张的速度要提起来。”

至今,在巴塘都还生长着近百岁的苹果树。

只是以往不仅很难种活,除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大多数也很少。

以往他们这些偏僻地区,除了矿产和能源,其它基本是无人问津。

“哈哈,万一呢。”

向天山说:“大部分人将信将疑,但实际去做的人也不少,尤其是嘉禾内部离职创业的员工,就是不太好买苗。”

这里也是典型的干热河谷,荒山荒坡不少,但同时农业也搞得不错。

方晓章有些唏虚,“中化已经稳住了2400吨的生物柴油供应量。”

麻风树繁殖速度快,南方气候水热条件也更好,所以一直能跟上供应,但也出现了侵权行为。

等这些人赚了钱,再扩张,西北现有的水资源再怎么平衡也完全不够用。

即使政府出资,交给村合作社经营,但技术和管理又都跟不上,最后又只能转包给外来的公司。

但川藏地区也不能拖,无论是苗圃、示范基地,还是工厂,皆是如此。

河谷地区的蔬菜制种和种植、河谷坡面的果树。

方晓章看了眼郭阳,沉吟道:“现下其实不宜太快往高寒地区发展,藏省昌都、青省玉树、川省甘孜条件太差了些。”

苹果是如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